大家了解食品或者生鲜采购行业吗?
大家对采购的印象是什么?
生鲜采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企业(食堂,酒店,社会餐饮)等的食材采购人员,零售行业(含新零售,商超等)的食材采购人员。区别在于前者是采购回来自己用,加工后自己食用或者出售;后者是采购回来就是为了直接再出售。前者偏向于采购,后者偏向于采销。
但是不管是哪一个类型,在采购的管理过程中,都少不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市场价格调研。本文着重分享武汉地区市调的渠道,供大家参考。
一、线下渠道
1.白沙洲大市场/汉口北四季美大市场



作为一级批发的主要市场,绝大部分的生鲜食材到武汉之后会流向这两个市场;蔬菜类,白沙洲更为丰富,酒店调料类、特殊食材类四季美更为丰富,华南大市场疫情出事之后,大部分商家都搬到了汉口北。
优点:一级批发市场,价格便宜,品类丰富
缺点:市场大,产品分散,调研效率低。大部分批发商识别出调研人员之后,提供的报价不准确;另外得到的价格不是产品实际交易价格,例如每件产品还需向市场缴纳规费,包材计入称重等
综合指数:☆☆
2.武泰闸/起义门市场

作为武汉老牌菜市场,这两个渠道挨得很近,同一条马路两边。品种齐全,价格均为可实际成交之价格,有较强参考性。另武泰闸的蔬菜全部明码标价,调研时无需过多询问非常便利。


优点:二级批发市场,价格合理,品类丰富,武泰闸明码标价
缺点:买菜市民多,嘈杂,另起义门收市较早,比较杂乱。
综合指数:☆☆☆☆☆
3.中百超市/沃尔玛超市等零售渠道
中百仓储为武汉本地的连锁超市品牌,在武汉有70多门店,沃尔玛约20店,调研方便。另外像中百超市、中商、武商超市、天鲜配,未来鲜等也有较多连锁店,均可作为零售调研对象。

优点:明码标价,家用标品、奶制品等齐全。
缺点:生鲜品类较少,散装更少,大部分为小份包装或净菜包装,另超市的生鲜因有库存积压致使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见图中胡萝卜情况,质量很差),较难获得合理的价格。
综合指数:☆☆☆
二、线上渠道
1.

美菜网
先粗略理解一下美菜网的定位:服务全国中小餐厅食材采购的B2B电子商务。
所以中小餐厅都可以直接从上面采购了,里面部分菜品不是按斤售卖,一般至少按KG或者往上为单位,有家庭套装。所以价格对于采购规模中小的企业有很强的参考性。


优点:品类齐全,价格透明,价格区间介于零售和一级批发之间,适合企业对比。
缺点:无H5网页,只能通过APP调研。
综合指数:☆☆☆☆☆
2.

多点超市
优点:价格透明,价格取自合作商超等零售渠道,如武汉地区合作对象为中百仓储。
缺点:无H5网页,只能通过APP调研;偏向于网络客户,小份包装食材居多,折算出的单价比实体商超更贵。
综合指数:☆☆☆☆


3.白沙洲大市场在线价格行情
网址:
http://www.whbsz.com.cn/Price.aspx

政府支持组建的网站,用于统计监控食材价格行情,根据本人实际取样验证,此价格非实际可成交价格,可靠性一般,且均价的计算方法直接未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平均值,不太客观,建议大家可关注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参考。
综合指数:☆☆
4.其他渠道:京东到家,天猫京东超市、其他生鲜APP等均可作为调研渠道,不过局限性较为明显,可作为部分食材的辅助调研,不建议作为主要参考渠道。
本人比较稳定采用的是武泰闸以及美菜网,线上线下结合对价格趋势进行分析并据此议价、定价。后续将分享这两个渠道的调研结果给大家参考。
另生鲜零售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疫情之后,社区生鲜小店更是雨后春笋般,除了盒马,中百,沃尔玛等大型渠道,在本人居住的小区楼下,大概有10来家生鲜小店,包括天鲜配,未来鲜,钱大妈,美团买菜等在较为知名的品牌,还有一些其他的连锁生鲜小店。
那么各个渠道有什么差别呢,他们的侧重点有哪些?品质和价格上面有什么差异?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