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福建之珍,真是令人津津乐道!
传说中,某举人赴京赶考途中,偶遇腹痛之苦,幸得天心寺和尚以茶相救,饮后竟痊愈。后举人寻得茶之发源地,见峭壁上的几株茶树长势旺盛,据说茶农训练猴子采茶,再经炒制收藏。举人遂献此茶于皇帝,治好了皇后之疾。皇帝大喜,赐大红袍一袭,令其回武夷山挂于茶树之上。从此大红袍之名流传千古。母树仅存六株,自2006年起,人们便不再采摘,留待其茁壮成长。2007年大红袍更是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入藏博物馆,足见其珍贵非凡。
再谈福建另一特色——寿山石。宁德寿山村之坑头山中的寿山溪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寿山石。此石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
水坑石则生于溪涧水洞之中,其品种色彩各异,如水晶冻、黄冻、天蓝冻等。虽其中佳品稀少,但一旦发现便是千年旧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冻”之说。
山坑石则散布于山峦丘陵之间,品种繁多。寿山石质地温润,易于雕刻。福州五凤山古墓曾出土寿山石猪俑,可见至少在1500多年前,寿山石已作为雕刻材料被广泛应用。其背后还藏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陈长寿在山中偶遇两位老翁对弈而连胜数局,老翁赠其棋子并其日后必有大富大贵之日。陈长寿回家途中不慎摔倒,棋子化为五彩斑斓的石头。自此陈长寿与妻子以捡拾售卖寿山石为生,从此过上了富裕生活。这些美丽的传说也为寿山石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明末汪泓所篆刻的寿山石章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展现了寿山石的深厚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