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烧杯原理(专家不建议吃焖烧罐银耳)

2025-01-1600:24:48常识分享2

对于热衷于抖音的朋友们而言,近期一定目睹过这样一段视频:只需备好一个焖烧杯或保温杯,放入银耳,倾倒沸水,然后盖上盖子,静静等待30至40分钟。原本需要耗费一小时以上熬制的银耳羹,如今却能迅速完成。这段视频的真实性,我无法亲自验证,因为我并非专职产品测试人员。但我可以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不锈钢焖烧杯、保温杯生产的经验与大家进行探讨。

那么,焖烧杯或保温杯真的可以用来焖制银耳羹吗?

过去我们曾在文章中探讨过是否可以使用焖烧罐来焖煮粥品,而得出的结论是此法并不理想。眼前这段视频所使用的银耳与我们常见的煲汤银耳有所不同,视频中采用的是银耳碎。相较之前提及的粥品,其软硬程度在焖煮过程中更加易于掌握。除了食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外,焖烧的质量也至关重要。

若要实现不通过传统炖煮方式制作银耳羹的目的,所采用的焖烧杯或保温杯必须具备卓越的保温性能。其目的是隔绝外部温度对内部食物的影响,维持杯内的高温状态以烹制食物。那么,如何确保一个具有出色保温性能的焖烧杯或保温杯的品质呢?

第一点便是材料的选择。

我们曾经提到过,有些商家为降低成本、压低价格,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而一款优质的焖烧杯或保温杯应当选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等上乘材料。若材料不佳,其真空层的维持时间将大打折扣,导热速度也会加快。

第二点是关于真空吸气剂的应用。

提及吸气剂,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它的作用。但您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趣事:某国在接收我们捐赠的焖烧杯或保温杯后,因好奇拆开查看,发现了一个小部件——吸气剂。他们误以为这是我们放在杯子里的器,从而产生了误会。实际上,吸气剂是制作过程中夹层里放置的一个辅助小物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杯子的真空效果。若吸气剂质量不佳,将导致真空状态的不稳定和易脱落,进而影响整个水杯的真空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