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针对四五岁幼儿的教育,我观察到他们在家中常常受到过度的宠爱,导致部分孩子过于自我,不擅长与其他幼儿交流,也不喜欢与他人共享玩具。为了引导他们学习社交技巧和培养分享的习惯,我特别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主题与目标
主题:学习礼貌用语,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
目标:
1. 促使幼儿体验与同伴分享玩具的乐趣。
2. 教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向他人借玩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并从中感受快乐。
难点:教导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使他们在借玩具时能够自信、大方。
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
1. 每位幼儿自带一个喜欢的玩具。
2. 教师准备一些备用的玩具,以备不时之需。
二、环境准备:
创建一个“玩具屋”的区域,准备好桌椅等必需品。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交流玩具
1. 教师首先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并简单介绍其特点,为幼儿树立榜样。
二、交换玩具玩耍
1. 幼儿先玩自己的玩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并适时引导他们观察其他幼儿的玩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当有幼儿想玩其他幼儿的玩具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使用礼貌用语进行沟通,如:“请问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吗?”当得到对方同意后,再玩并说声“谢谢”。
3. 鼓励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游戏。教师应对主动交换玩具并一起游戏的幼儿给予表扬。与幼儿一起分享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三、活动总结与整理
1. 请幼儿将借来的玩具归还给原主人,然后自己整理好玩具。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习惯。
活动延伸:
创设“共享玩具角”——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共享玩具角”,鼓励幼儿将自己家中的玩具带来学校,与同伴一起分享。在玩玩具时,再次强调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和别的小朋友都喜欢同一个玩具,我该怎么办?”培养他们学会等待、分享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