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项目管理研习社” 即将更新《行业分析报告》】归入软件项目管理初级学习路线中的第七章,详解软件项目进度计划——关键路径法。
大家好,我们本节聚焦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度计划的编制。将深入讲解关键路径法的实际应用。
一、基本概念:
1. 最早开始时间(Early start,ES)
2. 最晚开始时间(Late start,LS)
3. 最早完成时间(Early finish,EF)
4. 最晚完成时间(Late finish,LF)
二、实例解析:
以某任务为例,假设其历时为10天。那么其最早开始时间ES可能为1,最早完成时间EF则为ES+历时=11天。最晚开始时间LS则取决于项目的总要求和其它任务的关联,而最晚完成时间LF则代表该任务不影响其他任务完成的最迟结束时间。
三、浮动时间的理解:
浮动时间是指任务的机动性,表示任务在不影响其他任务或项目完成的前提下可以延迟的时间量。例如,某任务有4天的总浮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4天可以随意使用,它可能受到其他因素或项目要求的限制。
四、关键路径法的应用:
1. 网络图中最长的路径可能是关键路径。
2. 关键路径决定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
3.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时间浮动为0,任何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成时间的延迟。
五、案例分析:
以一个项目网络图为例,通过正推法和逆推法来确定每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正推法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确定每个任务的最早开始和完成时间。逆推法则是从右到左,确定每个任务的最晚开始和完成时间。
六、
通过关键路径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我们也了解到,项目管理是一门需要细致和耐心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至此,软件项目管理初级学习路线的第七章——关键路径法的内容就讲解完毕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下一节我们将介绍时间压缩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