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碧野天山景物记)

2025-02-1311:51:25生活经验2

今日,让我们再次沉浸于那些年代我们共同品读的经典课文之中。

《七月的天山忆旧》

《七月的天山》为现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美文,其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七月时分天山的绝美景色。对于那些曾在80年代就读于高中的朋友们,这篇课文或许会唤起他们对经典课文《天山景物记》的回忆。现在,让我们跟随作家碧野的步伐,再次游览那壮丽的天山。

关于碧野的旅程

碧野,原名黄潮洋,是一位来自广东大浦县的杰出作家。1955年的春天,他受秦兆阳的建议,首次踏足祖国的西北边疆,体验生活。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从天山的南端到北端,飞行并穿越其中。他亲临“塞外江南”的喀什瓜果飘香之地,骑乘着伊犁的哈萨克名马漫游夏季牧场,观赏了天山的多彩风景,并深入了解了少数的风土人情。这段旅程让碧野积累了丰富的西北生活素材。

《天山景物记》的创作背景

当碧野回到北京后,秦兆阳向他约稿,希望他写一篇关于新疆的文章。于是,便有了《天山景物记》这篇佳作。《天山景物记》发表于1956年《文学》杂志,一经问世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文章不仅描绘了天山的壮丽景色,还记录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的生活习俗。

天山的画卷

碧野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展现了新疆的美景和人文风情。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仿佛跟随一位杰出的导游穿越字里行间,深入探索天山的奇妙世界。我们游历于天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珍稀宝藏之中,感受其无尽的美丽和神奇。天山,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着它的壮丽与独特。

《天山景物记》的魅力

《天山景物记》内容丰富,篇幅较长,描绘的景物、情感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为了使文章条理清晰,碧野巧妙地采用了四个小标题进行分类。这些小标题按照游记的游踪和所见所闻进行编排,将众多的景物交织得井井有条。如《七月的天山》便是节选自“雪峰·溪流·森林”这一部分,单独成篇后依然保持了整体的和谐与连贯性。

回忆与启示

尽管《天山景物记》在教材中已经淡出多年,但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无数人依然沿着它的足迹去游览新疆,各大旅游网站也将《天山景物记》作为伊犁出游的必备指南。这也许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