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谧的夏夜中,竹床被轻轻搬到天井中,铺成横七竖八的一行,身心皆觉清爽,暑气随之消散。
夏夜如此的解暑方式,真是令人感到舒适。
回忆起儿时的夏天,那时的阳光炙热无比,但当太阳落山后,一天的炎热逐渐消散,夜晚便成了最美好的时光。
家人们陆续回家,妈妈将晚饭摆放在小院的葡萄架下,香气四溢。饭后,爸爸从水井中取出沉甸甸的大西瓜,一刀切下,凉气与甜汁四溢,令人瞬间感到凉爽。
夜幕降临,哥哥在院门处点燃了驱蚊的艾草,萤火虫带着小灯笼翩翩起舞。我和妹妹依偎在妈妈身旁,一同数着天上的星星,那时的天空星星繁多,一颗颗清晰可见。
“夏天的夜晚真是美极了。”我心中感叹道,“它承载了我那么多幸福的童年记忆。”
那么,古人是如何在夏夜乘凉的呢?让我们一同从古诗词中寻找答案。
山色突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我散发乘凉,开窗闲卧。荷花的香气随风飘来,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多么想取出琴来弹奏一曲,可惜无人与我共赏。
唐孟浩然的诗让我感受到夕阳与素月的交替,诗人的悠闲与宁静。而韦庄的诗则描绘了更深露重的夏夜,荷香、蛙鸣、萤火虫的飞舞都让人感到清爽与宁静。
再如那宋代的范安澜笔下的小庭深院,因幽情而坐久,夜凉渐生。翠竹拂窗棂的声音让人误以为是风雨声。他移床就月,呼童沦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些诗句都让我深感夏夜的魅力与诗人的情感。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多年。老屋还在,小院依旧,只是那些陪伴我们夏夜乘凉的亲人们已不再聚在一起。回忆起那些年的幸福时光,心中不禁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