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扬声器系统支持 bi-wiring(双线接法),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双线分音的玩法。毫无疑问,bi-wiring 确实能够让喇叭的音质表现更上一层楼。如果你的音箱具备这一功能,不玩 bi-wiring 无疑是一种遗憾。
传统的喇叭线同时传输高、低频信号,这对喇叭线的品质要求极高。如果喇叭线质量不佳,容易引发互调失真、电气串音和磁性串音等干扰,导致音色模糊,特别是在大动态和大功率时更为明显。而 bi-wiring(双线分音)则为高频和低频信号提供了独立的通道,降低了对线材的要求,同时也让扬声器性能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在购买音响设备时,都会考虑到设备是否支持 bi-wiring 功能。
对于支持 bi-wiring 的喇叭,其出厂时通常会用铜片或铜棒将高频和低频输入端子短路妥当。如果不使用 bi-wiring,只需按照普通喇叭的接线方式即可。若使用 bi-wiring,则需将铜片或铜棒卸下,用两对线分别接入高、低频端子。这时,喇叭线的使用量会比普通接线方式多一倍。
尽管普通接线的喇叭也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线材的质量仍然十分重要。许多国外音乐爱好者非常注重线材的选择,甚至愿意花费重金购买线材,其价值可能超过主要器材。而采用 bi-wiring 接法时,由于高频和低频信号分别传输,即使使用稍好的线材也能达到不俗的效果。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使用更高品质的线材进行双线分音,效果自然更佳。
bi-wiring 对于音质的改善效果显著。我曾进行过对比实验,使用中等价格的喇叭线进行双线接法与使用较高价格的喇叭线进行单线接法比较,结果是单线接法的低频较为紧凑,但高频表现不够清晰,中高频段略显朦胧,音场表现也较窄。而双线接法则能让中高音更加通透自然,高音清晰细致,低音的弹性和伸展也不错,音场位置也更加开阔。
关于双线分音中喇叭线的材质、结构、长度等因素对音质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我曾尝试过不同材料、不同长度、不同结构的线材搭配,效果各异。至于哪种组合更好,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判断,这也是玩线的魅力之一。
如果你的音箱不支持 bi-wiring 接法,而你又想体验这种玩法,那么可以尝试拆下分音器进行改线,增加一对接线柱。对于自制音箱的发烧友来说,增加 bi-wiring 接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升级方式,日后又多了一种玩法。值得高兴的是,现在不少本地厂家生产的音箱已经具备了这种功能。
有 bi-wiring 接线的喇叭还可以进一步升级玩 bi-amp(双放大器)。这种玩法是使用同一讯源的前级连接两部后级分别推动高音和低音喇叭,效果比 bi-wiring 更好,但需要额外投资一台功率放大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
关于双线分音的细节和技术原理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希望各位音乐爱好者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并享受这种玩法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