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如新还是白头如新

2025-03-1000:30:26常识分享0

关于“大家闺秀”一词的起源,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贤媛》中:“王夫人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这一传统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时光荏苒,现今我们对于旧式大家闺秀的印象,大多只能通过历史文献、人物传记或回忆录来想象。近日,一本名为《山居杂忆》的书籍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高诵芬老人,出身于杭州声名显赫的高家,自幼接受着世家大族对闺秀的培养。她的家族祖先以打锡箔起家,产业遍布半个杭州城,创建了著名的锡箔作坊“高广泰”。而后来名噪一时的“高义泰丝绸”,其前身也是高家的布庄。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家族回忆录,它并未过分强调家族内部的亲缘关系,而是用大量笔墨描绘了用人、师长、故交、医生等普通人的形象,以及杭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吃食。笔调细腻温婉,辅以珍贵老照片,真实还原了百年前家族的兴衰沉浮。

在高诵芬老人的回忆中,曾祖母是她童年时代的重要影响人物。虽然曾祖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治家颇有规矩,思想开明。她对社会问题和时局的看法往往深具慧眼,还会用私房钱做善举,接济穷人,自制品赠医施。

除了亲人,书中还刻画了一系列普通人,如煮得一手鲜美无比的素什锦的老仆叶妈、正直的私塾黄先生等等。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许多读者在阅读《山居杂忆》后,除了对杭州特色吃食垂涎欲滴,还对大家族在吃食上的规矩、制作工艺的繁琐、用料之考究心生感触。如大年初一,保姆会在小孩冰冷的橘子和干荔枝,寓意吉祥;高家自制的年礼点心枣饼,是每年自制年货的重头戏。

文中还提及了杭州各大名店的特色吃食,如满觉陇的桂花冰糖栗子、楼外楼的西湖醋鱼等,令人心生向往。而高家对于女儿的深沉爱意,从订婚到出嫁四年间精心制作的九万六千颗桂花糖中可见一斑。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诵芬老人所处的时代与我们渐行渐远。读罢全书,让人掩卷深思,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之中。《山居杂忆》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部关于世家大族百年兴衰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