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否感到工作繁重、学业压力或是家庭琐事让你心力交瘁,心灵疲惫不堪?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张晓鸣医生,为我们分享他对于缓解心理疲劳的独到见解与实用方法。
张晓鸣医生提到,心理疲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累”,是一种主观体验,并非完全由生理指标变化所反映。它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时间从事单调、机械的活动,导致机体生化发生变化,中枢细胞出现抑制。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会使人对工作、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减退,甚至产生厌倦和疲惫的情绪。
虽然身体疲劳可以通过休息和睡眠来缓解,但心理疲劳却更为复杂,也更为难以恢复。心理疲劳如同身体的保护机制,提醒我们需要休息,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但如果忽视了这种信号,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疲劳,过度的心理疲劳可能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那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放松身心,缓解心理疲劳呢?张晓鸣医生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六条实用的建议:
1. 尝试呼吸放松法。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吸气时,让气息慢慢流入腹部和肋骨,然后缓缓呼出,同时轻轻地说出“放松”。
2. 肌肉放松法。坐下来,闭上眼睛,收紧肌肉并持续吸气6秒。然后慢慢呼出气体,让身体逐渐松弛。重复这个动作2-3次,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缓解身心紧张。
3. 热水浸泡。洗热水澡或简单地浸泡在略高于体热水中,是古老的放松方法。但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4. 散步。轻松的散步10分钟,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效果可持续1至2小时。
5. 运动。规律的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最实际方法。相比休息20分钟,40分钟的运动更能长时间地减少压力。
6.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压力解除并不仅仅是完全消除压力,而是要学会平衡和管理压力。如果自我调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希望张晓鸣医生的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放松的片刻,恢复身心的健康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