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常听到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把书读破、翻烂,而是指在深入阅读、掌握书籍精髓的基础上,达到一种超越书本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我们能够融会贯通,打破束缚,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就像在面壁十年图破壁一样,不被书中的内容困住,而是能够超越书本,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用禅宗的话来说,这就是“破执”。
所谓的“破执”,就是不执着于原书中的,而是把握书中的核心精神。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不断修行,不断提升自我。就像慧能悟道后,并没有立即传法,而是在深山中生活了15年,将悟到的道理在心中圆融通透。
同样地,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认为人的心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只有真正去做事情,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才能真正做到通透、圆融、智慧。
通透是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根源,不被表象所迷惑;圆融则是指能够和谐处理周围社会家庭单位的人和事,不为环境所困扰。当我们拥有智慧时,就能够轻松解决工作、家庭、个人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被困在琐事之中。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内外兼修,智慧卓越。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我、修行内心。只有真正做到了“读书破万卷”,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