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话
闻喜县虽属于山西省,但其方言与山西话存在较大差异,更接近于陕西关中话。闻喜话因其优美的韵律和独特的发音而独树一帜。听闻喜话,宛如享受一场高雅的音乐盛宴。男人说的闻喜话如同千年酿造的美酒,令人陶醉;女人说的闻喜话则像一首古曲,令人心旷神怡。
《闻喜县志》记载,闻喜县各地人士各有特色:东乡人爱看戏,西乡人爱学医,北乡人出门做生意,南乡人守着农田。闻喜话也分为多个流派,即使在县域内,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有显著区别。
不得不提的是闻喜话中特有的一个字——“啊”。在闻喜话中,“啊”表示询问的意思。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笑话:一位运城籍同事去诊所看病,医生用闻喜话的“啊”让她一头雾水。还有一些特定的词用闻喜话读起来妙趣横生。例如,“谁不服谁输?”读作“富不服富夫?”,“我端了杯水,拿了本书,来到树底下”用闻喜话读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闻喜话的形成与该县独特的历史地位紧密相关。闻喜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古曲沃所在地,一度是晋国的国都。这片古老的大地孕育出了灿烂的闻喜话,其词汇丰富多彩,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闻喜话都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例如,“不留退路”叫“破釜啦”,“馏馒头”叫“嘘馍”,“盖褥子”叫“苫褥子”等。唐代大诗人的诗句和著名文赋中的词汇在闻喜话中有着独特的诠释。当你踏上这片千年的黄土地,听着地道的闻喜话,仿佛穿越到了春秋时期的晋国古都。
进入新时代,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闻喜话这块非物质文化瑰宝依然熠熠生辉。对于闻喜人来说,闻喜话是一种骄傲和自豪。在这里,不禁想用带有闻喜口音的普通话高歌一曲:“就恋这一溜溜沟沟,就恋这一道道坎坎……”
美哉,闻喜话!壮哉,闻喜话!
作者简介:
薛建民,山西闻喜人,银行职员,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