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板集中供热管理方案
一、系统架构与智能控制
-
集中控制系统设计
- 采用多级集控管理模式,支持总览全局项目和细化到单个设备的管理。例如,企业可通过系统监控多个项目分布、运行状态及能耗数据,管理员可分层查看楼栋、楼层或房间的实时数据。
- 无需本地服务器部署,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如开关设备、调温、编程),降低维护成本。
-
温度均衡调控
- 针对供暖不均衡问题,优先调节末端用户流量。例如,通过关闭近端暖气片的部分回水阀门,加大远端流量分配。
- 结合用户需求差异(如挂片暖气与地暖、边户与中间户),动态调整热源分配,必要时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运营绩效。
二、运维与故障处理
-
日常维护要点
- 定期清洗电热板及管道,避免污垢堆积影响散热效率;老旧设备需及时更换(如超过10年寿命的管网)。
- 检查小区二级管网设计合理性,调试流量平衡装置,减少楼栋间温差。
-
故障排查流程
- 大范围停热:优先排查热源厂、主管网或换热站故障(如停电、停水或设备异常)。
- 局部不热:检查分户阀门是否开启、是否存在气堵或过滤器堵塞,通过放气或清洗滤网解决。
三、合规与用户服务
-
法规遵循
- 遵守《节约能源法》关于分户计量和用热收费的要求,安装温控装置及计量系统。
- 依据《建筑法》确保供暖系统设计符合安全标准,落实节能改造责任(如外墙保温)。
-
用户服务机制
- 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快速响应报修;供暖前公示检修计划及联系方式,引导用户配合调试。
- 通过合同明确供暖公司、物业及用户的责任划分,如小区内部管网维护由物业承担。
四、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 推广电热板清洁能源优势,减少传统供热对燃气的依赖,平衡冬夏季能源峰谷差。
- 结合智能化调控技术(如分时温控),提升能效并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以上方案综合了系统设计、运维管理、合规要求及用户服务,适用于电热板集中供热的全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