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主要人物

2025-05-0119:06:15常识分享0

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聚焦于世界文学名著。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将使学生有机会深感文学大师们所创作的故事与人物事件的魅力,以及主人公身上所表现的优秀品质。

对于《鲁滨逊漂流记》这一杰作,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给出这样的评价。他说:“《鲁滨逊漂流记》对自然的描绘令人满意,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阅读。这本书在西方中,其出版次数仅次于《圣经》。相信它将会为你的精神世界带来一次难忘的旅程。”

让我们跟随资深语文教师的引导,深入探索这篇课文的精髓。

学生们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将发现这是《鲁滨逊漂流记》的选段。这篇课文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梗概和详细内容。

初次接触,梗概是什么?其实,梗概是作品内容的精炼概述。理解梗概有助于我们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对于即将开始的预习任务,学生们需要记住以下几点关键内容:流利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利用梗概来了解故事主线;结合创作背景来初步认识人物;激发阅读兴趣,走进文学世界。

那么,我们就按照这四个方向开始预习或学习这篇课文。

(一)流利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们需注意字词的书写规则。例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应遵循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规则。书写宝盖头的字时,宝盖头下的笔画不应超出宝盖。如“寞”、“宴”等字的书写,需特别注意。对于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应遵循让左者左昂右低,让右者右伸左缩的原则。

“贷”字容易与“货”混淆,这两个字都与货币有关,可根据声旁确定读音。“籍”字是上下结构,需与“藉”字进行区分。

本课还涉及到几个多音字,学生可参考老师的手写书案进行学习。

(二)借助梗概、了解内容。

课文的第一部分从第1到第10自然段,简要概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梗概。这些段落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详细描述了他“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关键情节,突显了鲁滨逊在艰难环境中的勇敢、机智和聪明能干。

在课后问题中,老师也会让学生们用小标题的方式标记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重要事件。

杜杜老师的教学方法提示:

学生们在列小标题时,应筛选文章内容,保留主要情节,简化语言,去掉次要信息。

(三)结合背景、初识人物。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而成。在14到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方人热衷于海外冒险,航海成为当时的时尚。这种追求自由和自我的天性也激发了作家·福笛对航海冒险故事的兴趣。他收集了许多真实材料,最终以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亲身经历为灵感创作了这部作品。

对于故事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可以通过列表格的方式从书中提取信息。比如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克服的。

杜杜老师已为此提供了参考答案。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滨逊的坚韧不拔、聪明能干和积极乐观的品质。

(四)激发兴趣、走进原著。

阅读节选内容后,你是否已经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本大人小孩都爱读的书。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时都会沉浸其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的世界,体验曲折离奇的情节和主人公战胜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