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梅聪,文若愚、邓丽昀
唐代音乐,犹如一幅璀璨的历史画卷,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心驰神往。在古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让人们对千年之前的唐代音乐充满了遐想。所谓“霓裳”正是《霓裳羽衣曲》的代称。这部传世之作源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灵感迸发,在一次游历女儿山时,被其壮丽景色所震撼,从而创作了这首音乐。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音乐的鼎盛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大量西域乐器、乐人、乐律、乐舞融入中原,与中原音乐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音乐风格。
尽管岁月流转,唐代的音响资料已所剩无多,但那盛唐之音仍被人们铭记心中。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揭开了一份古代琵琶谱的“”,引发了学者们对唐代音乐的探索热潮。
学者们如叶栋、陈应时等,通过破译古谱、研究古代乐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赵维平教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通过文献史料、出土文物等一手资料,对胡乐人、乐器、乐调、乐舞等进行了多视角、深层次的立体性分析。
赵维平不仅致力于理论研究,更以实际行动将盛唐乐舞带回当代。他在日本正仓院深入研究,成功复原了多件唐代乐器,并于2022年策划了“丝路之乐·唐韵回响”音乐会,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原了真正的唐代音乐。
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不仅能聆听壁画中的声音,更能感受丝路上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从公元前世纪的匈奴扰边到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文化与商品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发展,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交流大动脉。
唐朝时期,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达到一个高峰。西域的胡文化与的固有文化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唐代文化。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影响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日本通过遣唐使等渠习大唐文化,使得日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浓厚的“唐风遗韵”。而东南亚、中亚等地的音乐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与中原音乐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乐谱研究方面,学者如林谦三、劳伦斯·皮肯等,为古代乐谱之谜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复原唐代音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如今,通过复原古代乐器、解读古谱,我们得以重现唐代的音乐盛况。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期待未来有更多人加入这一浩大的工程,共同揭开唐代音乐的神秘面纱。
(以下内容节选自《穿越历史,聆听壁画中的声音》)
结语
唐代音乐,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我们应当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其精神内涵。让我们在欣赏今日的音乐时,也能感受到那来自千年前的韵律与情感。
监制:梅聪、文若愚、邓丽昀
唐代音乐,宛如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在古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笔下,我们得以窥见那千年之前的音乐魅力。“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正是对那传世之作《霓裳羽衣曲》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