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把手教你在家DIY更换防冻液,简单又省钱超容易搞定!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汽车保养中超级重要但又常常被忽略的话题——更换防冻液。我知道,很多朋友一听到要给车做保养,尤其是涉及到冷却系统,就觉得是件高深莫测、必须交给专业师傅的事情。但实际上啊,更换防冻液这事儿,真没那么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咱们普通车主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既省钱又省心,还能大大提升对爱车的了解程度。这篇文章,我就要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在家DIY更换防冻液,保证简单又省钱,超容易搞定!不管你是新手司机,还是老司机,都能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咱们这就开始吧!
第一章:为什么要更换防冻液?—— 不换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话说回来,咱们先得搞明白,为啥要给车换防冻液。这可不是随口说说,背后可是有大学问的。简单来说,防冻液可不是简单的“防冻”,它的作用可多了去了!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防冻。咱们知道,冬天的时候,气温可能会降到零度甚至更低,如果冷却系统里只装着水,那水结冰之后体积就会膨胀,轻则胀坏水箱、水套,重则直接把发动机缸体胀裂,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防冻液里面加有乙二醇或者丙二醇这些东西,它们能降低水的冰点,让冷却液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都不会结冰,这就是“防冻”的本事。
防冻液还能防沸。夏天的时候,发动机运转起来温度极高,冷却液在循环过程中温度也会急剧升高,如果只是水,很容易沸腾,导致冷却系统压力过大,甚至开锅。防冻液里面添加了沸点提升剂,能显著提高冷却液的沸点,一般在130℃以上,这样就能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液态,防止开锅。
第三,蚀。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个复杂的环境,里面有金属部件、橡胶管、塑料件等等,各种材质接触在一起,在高温、高压、还有酸性物质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腐蚀。防冻液里面含有多种缓蚀剂,可以保护金属部件不被腐蚀生锈,延长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还有清热的作用。防冻液在循环过程中能带走发动机多余的热量,防止发动机过热,保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寿命。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防冻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那既然这么重要,为啥还要定期更换呢?因为防冻液虽然厉害,但也不是“长生不老”。随着时间的推移,防冻液会逐渐发生变质。比如,它里面的缓蚀剂会失效,导致金属部件生锈;水分会蒸发,导致冰点升高、沸点降低;还有可能被灰尘、杂质污染等等。这些都会影响防冻液的性能,甚至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定期更换防冻液,就是为了保证冷却系统的健康运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那到底多久换一次呢?一般情况下,建议每两年或者每行驶4万-6万公里更换一次,具体可以参考车辆的使用说明书。如果你住在特别炎热或者特别寒冷的地区,或者你的车经常在恶劣条件下行驶,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更换。别等到冷却系统出问题了才想起换防冻液,那时候可能就晚了!
第二章:DIY更换防冻液,准备工作要做足!—— 万事俱备,只待动手!
好了,了解了更换防冻液的重要性,咱们就来说说怎么自己动手换。别看只是换个液体,但准备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换液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一步,咱们一定要认真仔细!
咱们得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新的防冻液(选对型号很重要!)、一个大的容器(用来接废弃的防冻液)、一条巾或者纸巾、一个扳手(如果需要拆卸旧液管的话)、一个漏斗(方便加注新液)、手套和护目镜(保护自己不被液体溅到)。
在准备新防冻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型号。现在市面上的防冻液种类繁多,有不同颜色、不同冰点、不同沸点的,还有OEM(原厂配套)的、通用型的等等。最好先查一下你的车辆使用说明书,或者问问专业的汽车维修店,确定你的车需要什么型号的防冻液。防冻液上都会标明冰点、沸点、兼容性等信息,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不同颜色的防冻液,通常代表不同的冰点和沸点,比如绿色的一般是-25℃,蓝色的是-35℃,橙色的是-45℃,红色的是-55℃,还有无色的,冰点更低,但沸点也相对较低。选错了型号,轻则性能不足,重则可能损坏发动机。记住,宁可用贵的、专用的,也别用错的、便宜的!
咱们得选择一个合适的换液时间。最好是在气温较高的春秋两季进行,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也更容易观察液位。如果是在冬天,一定要等发动机冷却下来之后才能操作,否则非常危险!而且,最好是在车辆静止一段时间之后,等冷却液温度降到常温,这样更容易排空旧液,也更容易观察液位。
第三,咱们得准备好接收废弃防冻液的容器。防冻液虽然不像机油那样含有大量重金属,但它仍然是一种化学物质,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污染环境。咱们要找一个干净的大容器,把来的旧液收集起来。等旧液冷却之后,可以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把它送到指定的回收点进行处理。千万不要直接倒掉或者倒入下水道!
第四,咱们得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换液之前,最好把发动机舱擦干净,特别是冷却系统相关的部件,比如散热器、水壶、液管等等。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污垢或者腐蚀,最好先进行清洁,否则可能会污染新防冻液。如果需要拆卸旧液管,一定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管路或者接头。拆卸的时候,最好用扳手轻轻拧松,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泄漏或者损坏。拆卸下来的旧液管,也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
咱们得保护好自己。换液过程中,可能会有防冻液溅到皮肤或者眼睛上,所以一定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穿上长袖衣服,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防冻液。如果不小心溅到身上,要及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如果溅到眼睛里,要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做好了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咱们就万事俱备,可以开始动手换防冻液了!是不是感觉信心满满?别急,接下来,我就要一步步教大家如何操作。
第三章:动手操作,一步步教你换防冻液!—— 跟我学,轻松搞定!
好了,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动手操作吧!别担心,我会一步一步地教大家,保证你也能轻松搞定!
第一步:排空旧防冻液。
这是整个换液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步。咱们得把冷却系统里的旧防冻液全部排空。怎么排空呢?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重力排空。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只需要一个大的容器。具体步骤如下:
1. 找到车辆的最底部的放水阀(也叫排放阀),通常位于发动机舱的最前方,散热器下方或者副车架的下方。放水阀一般是一个带盖子的螺丝,用扳手拧开就行。有些车可能有两个放水阀,一个在散热器底部,一个在水壶底部,都要拧开。
2. 准备一个大容器,放在放水阀的下方,用来接废弃的防冻液。容器一定要够大,因为一辆车的防冻液量一般在4-6升左右,而且可能还有一部分在散热器和液管里,所以最好准备一个10升以上的大容器。
3. 小心拧开放水阀的盖子,让旧防冻液慢慢流出来。由于冷却系统是密闭的,所以流出来的速度会比较慢,甚至可能流不出来。这时候,咱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加速排空:
可以启动发动机,让冷却液循环流动,这样更容易排空。注意,启动发动机后,要密切观察水温表,一旦水温升高,就要立即熄火,避免烫伤。
可以拔掉节温器,这样可以打开大循环,加速冷却液的流动。这个操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如果不确定怎么操作,最好还是请教专业人士。
可以拔掉一些液管,比如上水管、下水管、散热器出水管等等,这样可以加速旧液的。这个操作也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不小心,可能会损坏管路或者接头。如果你没有经验,最好还是选择第一种方法。
4. 等待旧防冻液全部流出来后,关闭放水阀的盖子,取下容器,检查是否有残留的旧液。如果有,可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基本排空为止。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