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地道老味包谷粑粑,让你一口回到小时候

宣恩地道老味包谷粑粑,让你一口回到小时候

招呼读者朋友并介绍文章背景

大家好呀我是土生土长的宣恩人,今天想跟大家好好聊聊咱们宣恩地道的老味包谷粑粑这玩意儿,说出来可能有些朋友没听过,但它绝对是刻在我们宣恩人DNA里的味道,是我们记忆里最温暖的乡愁我小时候,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屋后头,都能看到磨包谷面的石磨,那场景,那味道,现在想起来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说起包谷粑粑,这可不是简单的粗粮食品,在咱们宣恩,它可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我们这里的包谷粑粑,用的是本地特产的”宣恩黄玉米”,这种玉米粒大饱满,蒸出来特别香甜做出来的粑粑,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咬一口,满嘴都是玉米的清香,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稀饭,那简直绝了记得小时候,冬天冷飕飕的,一家人围着火炉子,吃着妈妈刚出锅的包谷粑粑,那感觉,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这文章呢,我就以”宣恩地道老味包谷粑粑”为中心,从六个方面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我们宣恩人的心头好不光要说它的味道、做法,还会涉及到它的历史、文化意义,甚至是怎么保存和制作的技巧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更多朋友了解并爱上这种传统美食,也希望能勾起在宣恩长大的朋友们对家乡的回忆

一、包谷粑粑的起源与历史

说起包谷粑粑的历史,那可就长了我们宣恩这地方,种玉米的历史至少有几百年了清朝同治年间,我们宣恩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那时候叫”玉蜀黍”,因为产量高、适应性强,很快就成了老百姓的主要粮食作物

我查过一些资料,宣恩的包谷粑粑制作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土家族先民时期土家族是咱们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勤劳能干,对粮食的利用非常讲究包谷粑粑呢,就是土家族智慧的结晶在以前条件艰苦的年代,粮食是头等大事,包谷粑粑因为制作简单、保存方便,成了家家户户的主食

记得我爷爷经常给我讲,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年到头能吃上几次白米饭都是奢望那时候,他们家主要就靠种玉米,磨成面做包谷粑粑吃爷爷说,那时候的包谷粑粑虽然简单,但吃下去特别香,感觉浑身都有劲儿他还告诉我,包谷粑粑不仅自己吃,还要拿去换盐巴、换油,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可是重要的交换品

据《宣恩县志》记载,清朝末年,我们宣恩的包谷粑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并且有了不同的种类,比如有圆的、方的,有甜的、咸的,还有包馅的这些种类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宣恩对美食的热爱和创造力

现在呢,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包谷粑粑在我们宣恩依然是重要的一部分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大量的包谷粑粑,除了自己吃,还会送给亲戚朋友这种传统,已经延续了几百年,成为了我们宣恩文化的一部分

二、包谷粑粑的种类与特色

宣恩的包谷粑粑,种类可多了去了光是我知道的,就有好几种,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风味和做法要说最有代表性的,那得数我们宣恩的黄玉米包谷粑粑了

这种包谷粑粑,用的是我们本地特产的”宣恩黄玉米”这种玉米跟外面的不一样,个头大,颜色黄,味道特别甜磨出来的面,蒸出来的粑粑,那颜色,金黄透亮,看着就诱人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满嘴都是玉米的清香,再撒上一点白糖或者蜂蜜,那简直绝了

除了黄玉米包谷粑粑,还有一种黑玉米包谷粑粑,用的是我们宣恩的黑玉米这种玉米比较少见,味道也更特别,带有一点微苦,但口感更丰富,营养也更丰富黑玉米包谷粑粑通常不会放糖,吃的就是原味,那种粗粮的清香

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叫”咸包谷粑粑”这种包谷粑粑要做馅儿,一般是用腊肉、酸菜、豆角等做馅,包起来再蒸咬一口,先是包谷的清香,然后是咸香的馅料,那味道,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就是这种咸包谷粑粑,每次妈妈做,我都能吃掉三个

还有一种叫”甜包谷粑粑”,这种是要放糖的一般是把包谷面里掺一些糯米粉,然后包上豆沙、芝麻等甜馅,再蒸这种包谷粑粑糯糯的,甜而不腻,特别适合做早餐或者零食

除了这些,还有”豆沙包谷粑粑”、”肉包谷粑粑”、”菜包谷粑粑”等等,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每一种包谷粑粑都有它独特的风味,这就是宣恩包谷粑粑的魅力所在

我有个朋友,是专门研究宣恩美食的,他告诉我,宣恩包谷粑粑的种类多,跟我们宣恩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我们宣恩地处武陵山区,海拔高,气候温和,特别适合玉米生长而且我们这里土质好,种出来的玉米品质特别高这也是为什么宣恩包谷粑粑这么好吃的重要原因

三、包谷粑粑的制作工艺

做宣恩地道的老味包谷粑粑,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耐心和技巧,更需要对食材的尊重我小时候,妈妈做包谷粑粑,我总是围着看,慢慢地也学会了

选玉米很重要要选我们宣恩本地的黄玉米或者黑玉米,这种玉米粒大饱满,蒸出来特别香甜选好了玉米,就要把它洗干净,然后晾干晾干的过程很重要,要晾够时间,让玉米充分脱水,这样磨出来的面才不会太湿

接下来就是磨面以前都是用石磨磨面,现在当然是用机器了,但手工磨面的味道更好磨的时候要慢,磨得越细越好,这样蒸出来的粑粑才软糯磨好的面要放在盆里,加一点水,然后和成面团这个步骤需要耐心,要反复,直到面团光滑有弹性

然后就是包馅或者不包馅如果是做咸包谷粑粑,就要准备馅料一般是用腊肉、酸菜、豆角等,把这些东西剁碎,然后用油炒一下,放凉备用如果是做甜包谷粑粑,就要准备豆沙、芝麻等甜馅

包馅的时候,要先把面团搓成长条,然后切成小剂子,擀成圆皮,包上馅料,再按成圆形这个过程需要技巧,包得太紧容易破,包得太松又容易散我妈妈包的包谷粑粑总是特别漂亮,她说这是多年的经验积累

包好之后,就要蒸了蒸包谷粑粑用的是蒸笼,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把包好的包谷粑粑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放好,然后放在蒸锅里蒸的时候要大火,蒸大约二十分钟就好了蒸好的包谷粑粑,刚出锅的时候特别烫,要等凉一点才能吃

我爸爸就是个包谷粑粑高手,他做的包谷粑粑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咬一口,满嘴都是玉米的清香他告诉我,做包谷粑粑的关键在于火候和时间的把握火候太大了容易糊,太小了又蒸不熟;时间太长了容易发干,太短了又没熟透这也是为什么做包谷粑粑需要经验的原因

四、包谷粑粑的文化意义

包谷粑粑在我们宣恩,不光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我们宣恩人的记忆和情感,是我们宣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小时候,每次过年过节,妈妈都会做大量的包谷粑粑那时候,我们宣恩的农村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都用柴火灶每到傍晚,整个村子都飘着炊烟,那是包谷粑粑的香味孩子们围着火炉子,看着妈妈做包谷粑粑,听着大人讲故事,那是最幸福的时光

包谷粑粑也是我们宣恩人待客的重要食品客人来了,端上一盘刚出锅的包谷粑粑,那是最热情的欢迎在宣恩,包谷粑粑是不可或缺的待客之道,体现了我们宣恩人的热情好客

我有个朋友,是土家族人,他经常给我讲,在他们那里,包谷粑粑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要一起包包谷粑粑,这象征着他们从此以后要同心协力,共同生活在土家族的祭祀仪式上,包谷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幸福

现在呢,虽然生活条件


宣恩地道老味包谷粑粑,让你一口回到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