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建筑测量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个让很多小白头疼又必须掌握的技能——全站仪放样我知道,一听到”全站仪”这三个字,很多人可能就开始犯嘀咕了:”这玩意儿听着就高深,我一个小白能玩明白吗”、”放样听起来比做数学题还难” 别急,别急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那些对全站仪放样既好奇又害怕的朋友们准备的我会用最接地气、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手把手地带你走进全站仪放样的世界,保证让你看完之后,不仅能明白”全站仪放样是个啥”,还能知道”怎么用全站仪放样”,甚至能在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咱们这篇《全站仪放样超全教程:手把手教你精准放样,小白也能轻松上手》的目的,就是让你彻底摆脱对全站仪放样的恐惧,真正做到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这篇文章的背景信息嘛,其实也很简单随着我国基建事业的蓬展,从高楼大厦到高速公路,从桥梁隧道到农田水利,到处都需要精确的测量和放样工作而全站仪,作为现代测量工程中的”主力军”,其放样功能更是重中之重以前啊,这些工作主要靠传统的钢尺、卷尺、角度仪等工具,不仅效率低,精度也难以保证,而且特别辛苦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站仪应运而生,它集成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先进技术,不仅能自动测量角度和距离,还能自动计算坐标、放样点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好东西也怕不会用很多刚接触全站仪的朋友,面对这个看似神奇的仪器,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朋友买了仪器,却不知道怎么开机;有的朋友能测数据,却不知道怎么把设计图纸上的点放到实地里;还有的朋友放样了几次,总是偏差很大,自己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我当年刚学全站仪时遇到过的今天我就想把我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你们更快地掌握全站仪放样这项技能这篇文章呢,我会从最基础的全站仪操作开始讲起,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放样技巧,力求内容全面、讲解详细、案例丰富不管你是建筑专业的学生,还是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只要你对全站仪放样感兴趣,都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吧
一、全站仪放样前的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待放样
咱们今天要聊的第一章,是全站仪放样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全站仪放样,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章呢,我就跟大家详细聊聊,在正式开始放样之前,咱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怎么准备,以及为什么这些准备这么重要相信我,这一章的内容,绝对能让你对全站仪放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咱们得明确一点,全站仪放样前的准备工作,绝不仅仅是把仪器拿出来,开机测测看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去完成如果你觉得准备工作很麻烦,可以先别急着否定,听我慢慢道来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才导致了放样过程现各种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可能造成返工,甚至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啊,做好准备工作,其实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关键一步
1. 图纸审核与数据准备:打铁还需自身硬
咱们都知道,全站仪放样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设计图纸上的点、线、面,精确地放到实地中去如果图纸本身就有问题,比如坐标数据错误、尺寸标注不清、线条交叉矛盾等等,那咱们辛辛苦苦放样,最后也只能是”南辕北辙”,白费功夫所以啊,在开始放样之前,第一步就是要仔细审核图纸,确保图纸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图纸审核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检查图纸的版本是否最新,有没有最新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有时候,一个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图纸会进行多次修改,咱们手里要是拿着过时的图纸,那放样出来的结果肯定不对要核对图纸上的坐标、高程、尺寸等数据是否准确无误这些数据是咱们放样的依据,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举个例子吧,我之前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按照旧图纸放样一个桥梁的桥墩位置,结果发现放样出来的点位,跟新图纸上的位置相差了将近半米当时真是吓我一跳,赶紧联系设计单位核实,原来是一份设计变更通知单没及时发到我们手里幸好发现得早,及时纠正了错误,不然等到桥墩浇筑完成再发现问题,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所以啊,咱们在放样前,一定要确认图纸是最新的,并且仔细核对图纸上的每一个数据
除了核对数据,还要检查图纸的表达是否清晰,有没有歧义有时候,设计师为了追求美观,可能会把图纸画得比较复杂,线条交叉,标注密集,这样容易让人看错、看漏所以啊,咱们在审核图纸的时候,要耐心细致,逐字逐句地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如果发现图纸上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向设计单位咨询,避免因为看错图纸而导致放样错误
数据准备呢,主要是把图纸上的坐标、高程等数据,整理成全站仪可以识别的格式现在啊,很多项目都采用电子图纸,咱们可以直接从图纸中提取坐标数据,然后用全站仪的内存或者外接存储设备保存起来如果图纸是手绘的,那就要手动把坐标数据记录下来,并且仔细核对,确保没有错误有时候,为了方便放样,我们还会把坐标数据导出到一个表格软件中,比如Excel,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坐标数据,计算出放样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这样在放样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检查和校核
做好图纸审核与数据准备,就像是打地基,地基打牢了,后面的放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这一步虽然比较繁琐,但绝对不能省略记住,”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咱们连图纸都没看懂,数据都记错了,那还怎么指望放样出准确的结果呢
2. 现场踏勘与控制点选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除了图纸,咱们还得了样现场的情况这就像打仗一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咱们对现场不熟悉,盲目地开始放样,很容易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啊,在正式放样之前,一定要进行现场踏勘,了样区域的实际情况
现场踏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了样区域的地理环境,比如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是否有障碍物等等有时候,放样区域可能位于山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这样在放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视线受阻、通视条件差的问题再比如,放样区域可能正好有一排电线杆或者建筑物,这样在放样的时候,就需要绕开这些障碍物,选择合适的放样点位如果咱们在踏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等到放样的时候才发现,那就会非常被动,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可能损坏仪器或者造成安全
要了样区域的气候条件,比如温度、湿度、风力等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放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在高温天气下,仪器的电池容易,影响性能;在潮湿天气下,仪器的电子元件容易受潮,导致故障;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仪器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所以啊,在踏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气候条件,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可以准备一些防暑降物品,一些防潮的包装,一些固定仪器的支架等等
要了样区域的安全状况,比如是否有交通车辆通行、是否有施工人员活动、是否有危险品存放等等安全无小事,咱们在放样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比如,如果放样区域有车辆通行,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避免车辆误伤测量人员;如果放样区域有施工人员活动,要提前与他们沟通,避免他们在放样的时候误操作;如果放样区域有危险品存放,要远离这些危险品,避免发生或者中毒
除了了解现场情况,现场踏勘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控制点控制点,简单来说,就是咱们放样的基准点全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