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

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

真上手用的人,心里都有本账。

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在北京开,银河麒麟V11亮了相。新一代商用桌面加服务器系统,听着挺唬人。

今年5月华为那两款鸿蒙电脑摆上货架的时候,我其实特地跑去体验了下。开机速度确实不含糊,界面设计也没了早年国产系统那种生硬感,能看出来是花了心思打磨的。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

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这是个值得骄傲的事情。

毕竟是从内核开始自主可控,不是拿别人的东西改改就敢叫“国产”,在个人电脑领域算个重要突破了。截至现在,搭载鸿蒙5的终端破了1200万台。

数字看着挺喜兴。

但数字不代表一切。你要是真买一台回家,昼夜不停地用着,就知道问题在哪儿了。

你装个PS试试?或者剪个10分钟的视频?要么卡得让你想砸电脑,要么干脆提示“不兼容”,直接给你撂挑子。

这痛谁懂?

有人说“先用着,以后会好”,可“以后”是多久?普通用户没那么多耐心等。国产OS这些年确实在攻关,银河麒麟、鸿蒙这些产品,能从“能用”往“好用”迈,已经比前些年强太多。但“迈”不代表“到了”,中间还差着不少坎儿。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

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最大的坎儿是什么?生态。

做系统像盖房子,硬件是砖,软件就是里面的家具、家电。房子盖得再漂亮,没有沙发、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谁愿意住?国产OS现在就是缺家具的房子。

软件厂商不积极。为啥?用户基数少,投入人力物力去适配,最后可能没多少人用,这不赔本赚吆喝吗?

恶性循环。

我朋友上个月买了台鸿蒙电脑,说支持国产。结果呢?办公用的小众软件装不上,只能再备一台Windows本。

这能叫好用吗?

普通用户要的不是“情怀机”,是“省心机”。打开就能用,想用的软件都有,不卡不崩,这才是“好用”的基本盘。

但真拿在手里用,那点别扭劲,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快。

有人说“你行你上”,这话没劲。我们不是要否定进步,是希望别光喊口号。

进步看得见,银河麒麟的稳定性、鸿蒙的互联能力,都是亮点。可亮点掩盖不了痛点。

大家盼着国产OS站起来,可站起来后走的每一步,都没那么容易的顺。

不用回避问题。卡壳不可怕,怕的是假装没卡壳。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

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什么时候国产OS能让普通用户不用“将就”,不用“凑活”,打开电脑跟用Windows、Mac一样顺手?

那时候再说“好用”,才硬气。

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这些年听国产OS说“快好用了”,耳朵都快起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