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杭州市多所中小学校向家长群发送通知,称“未完成的暑假作业无须补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这则简单的通知,在家长群体中掀起轩然大波。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业赦免令”并非单校行为,钱塘区、上城区、拱墅区等多地中小学均有类似通知,是教育局统一部署,意在减轻学生压力。支持者觉得这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步,反对者则担心会鼓励拖延和不负责任。家长李先生本在督促孩子赶作业,接到通知后很意外;而家长群对此更是议论纷纷。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并非孤立事件。2021年起教育部多次要求严控作业总量,杭州作为试点城市,正探索从“知识灌输”到“状态培育”的转型。专家指出,传统暑期作业存在形式单一等问题,甚至成无效劳动,开学前补作业还导致学生焦虑,违背教育初衷。某区教育局负责人称,重点是学生是否准备好,而非作业是否完成。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态度明显分化。王女士支持,她儿子参加科技夏令营和志愿服务,虽未完成作业但收获成长,认为教育应重实践;周先生担忧,女儿熬夜写完作业,这对努力的孩子不公平,还怕传递“做事虎头蛇尾”的信号。还有家长质疑为何不一开始就减作业量,怀疑是掩盖教学管理问题。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师面临新挑战。一位资深班主任担心学生养成“放弃习惯”,建议用开学第一周缓冲或替代作业形式;还有教师认为政策需配套细致指引,明确“良好状态”界定等评估标准。

这一政策触动了中国教育的深层矛盾,即应试与素质、严格与宽容、传统与创新的取舍。学者认为政策是引导思考学习本质,但若作业成压垮学生的稻草,其价值存疑。同时,“一刀切”豁免可能带来不公,合理作业设计机制、学生时间管理与责任意识培养仍是难题。目前,杭州多校调整开学计划,用“暑假生活分享会”代替作业检查,心理教师提供适应辅导。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关于“作业”的豁免,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缩影。当更多地区尝试“弹性作业”“免作业制度”,学校与家庭是否做好准备?在“减负”与“提质”之间,如何找到适合孩子的平衡点,值得我们持续思考。


杭州多所学校通知无须补暑假作业(鼓励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