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信息的方式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古代传信息的方式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古代传信息的方式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历史探索伙伴,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超级有意思的话题——《古代传信息的方式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咱们先来聊聊背景信息哈在古代,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快递小哥,那古人遇到紧急情况或者需要传递重要消息时,是怎么做到的呢你可能会想到鸿雁传书、烽火狼烟,但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从结绳记事到密码传递,从水路驿站到空中的风筝信使,古人的智慧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穿越时空,看看古代人是怎么玩转信息传递的,保证让你大开眼界,绝对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结绳记事: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

要说古代信息传递的最原始方式,那非结绳记事莫属了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结绳记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绳子上打不同形式的结来记录信息这种方式的起源非常早,据说在文字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使用结绳记事了

《周易·系辞下》里就提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说明在文字出现之前,结绳记事是主要的治理工具想象一下,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我们的祖先要记录的数量、分配的物品,或者部落之间的约定,结绳记事就成了他们的“文字”比如,打一个大结可能代表一头猎物,打两个小结可能代表两只猎物,绳子的长短和颜色也可能代表不同的信息

考古学家在云南、贵州等地都发现了古代结绳的实物比如在云南一个少数的村子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非常古老的绳结,这些绳结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绳结的形状各异,有的像数字,有的像符号,显然是用来记录不同的事情比如,一个长长的绳子上可能打了很多小结,代表粮食的数量;另一个绳子上可能打了一个大结,代表一次重要的部落会议

结绳记事的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记录各种信息比如,古人在打猎回来后,就会在绳子上打结,记录猎物的数量和种类;在分配食物时,也会用结绳来记录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只要有绳子就能用而且,结绳记事还可以重复使用,只要把结解开,就可以重新记录新的信息

结绳记事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结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否则别人可能看不懂;而且,如果绳子损坏了,记录的信息就会丢失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记事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鸿雁传书:最浪漫的信息传递方式

说到古代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不提“鸿雁传书”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过吧意思是说,古代人利用鸿雁来传递书信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历史上真的有很多人用过这种方式

《汉书·苏武传》里就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鸿雁传书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俘虏后,匈奴想让他投降,但苏武不肯匈奴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冰窖里,不给他食物和水,想把他冻死结果,苏武没死,还活了下来后来,匈奴又想让他投降,苏武就假装生病,不吃不喝,最后被匈奴放回汉朝

苏武回到汉朝后,他的朋友李陵写了一封信给他,想劝他投降李陵的信被匈奴人发现了,怎么办呢李陵就托人把信系在鸿雁的脚上,让鸿雁飞回汉朝这就是“鸿雁传书”的由来

鸿雁传书并不是李陵首创的,在古代,很多人都会利用鸿雁来传递信息因为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都会迁徙,而且飞行速度快,可以飞得很远古人发现,鸿雁在迁徙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路线飞行,而且不会迷路,所以就把书信系在鸿雁的脚上,让它们飞回远方

除了《汉书》里的记载,还有其他很多关于鸿雁传书的故事比如,唐朝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诗叫《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这首诗里就提到了鸿雁传书李白的朋友夏十二住在岳阳楼上,李白想给他写信,就让鸿雁把信带过去

鸿雁传书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飞得很远,而且比较安全在古代,没有飞机,没有快递,鸿雁传书就成了最有效的远距离信息传递方式鸿雁传书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不是什么时候都有鸿雁,而且鸿雁也不是总能听人指挥,有时候飞错了方向,信就送不到了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鸿雁传书仍然是古代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传递了书信,还传递了人们的情感和思念直到今天,“鸿雁传书”仍然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成语,让人想起那些远方的亲友和那些美好的回忆

三、烽火狼烟:最紧急的信息传递方式

如果说鸿雁传书是一种浪漫的信息传递方式,那么烽火狼烟就是一种非常紧急的信息传递方式烽火狼烟,顾名思义,就是用烽火和狼烟来传递紧急信息这种方式的起源也很早,据说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史记·周本纪》里就记载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褒姒,就无故点燃了烽火台,结果诸侯们以为遇到了危险,赶紧带兵赶来,却发现什么都没有,最后都觉得很尴尬后来,周幽王真的遇到了危险,又点燃了烽火台,但诸侯们以为他又在开玩笑,就没有来救,结果周幽王被杀死了

虽然这个故事里烽火被用来开玩笑,但烽火在古代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紧急信息传递方式烽火台通常建在高处,可以远距离看到,一旦点燃,就能迅速传递信息比如,当边境遇到敌人入侵时,守卫就会点燃烽火台,附近的诸侯看到烽火后,就会赶紧带兵来支援

狼烟也是古代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狼烟是用狼粪燃烧产生的烟来传递信息的因为狼粪燃烧时会冒出很高的烟,而且烟的颜色和形状不同,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比如,白色浓烟可能代表敌人来了,黑色烟可能代表内部有叛乱,红色烟可能代表有丰收等

烽火狼烟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迅速传递紧急信息在古代,没有电话,没有广播,烽火狼烟就成了最有效的紧急信息传递方式而且,烽火狼烟还可以覆盖很大的范围,可以同时通知很多地方的人

烽火狼烟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烽火台需要建在高处,而且要有人,如果人手不足,就无法及时点燃烽火;狼烟的烟容易被风吹散,而且烟的颜色和形状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否则别人可能看不懂尽管有这些局限性,烽火狼烟仍然是古代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驿站传驿:最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如果说结绳记事、鸿雁传书、烽火狼烟是古代信息传递的“点对点”方式,那么驿站传驿就是古代信息传递的“系统化”方式驿站传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建立驿站,设置驿马,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的起源也很早,据说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就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系统这些驿站就像现在的快递站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驿站里有驿卒,负责传递信息如果有人需要寄信,就可以把信送到最近的驿站,驿卒就会把信送到下一个驿站,一直送到目的地

驿站传驿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快速传递信息因为驿站是系统化的,每个驿站都有驿卒和驿马,可以接力传递信息,所以速度比鸿雁传书要快得多而且,驿站传驿还可以传递各种信息,比如官方的公文、个人的信件,甚至还可以传递物品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驿站传驿的故事比如,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就是通过驿站传驿把信息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了大量的西域信息,这些信息对汉朝的对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唐朝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诗叫《逢入京使》:“故人入我来,问余何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里就提到了驿站传驿杜甫在蜀中听说唐朝收复了蓟北,就赶紧托人通过驿站传驿把消息带回家


古代传信息的方式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