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为什么很少认定逃逸真相揭秘

交警为什么很少认定逃逸真相揭秘

一、

逃逸的定义与认定标准:别被影视剧骗了

要说为啥很少认定逃逸,首先得搞明白,啥叫“交通逃逸”可不是你开车不小心蹭了墙,赶紧跑就构成逃逸的根据《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发生交通后,当事人有逃逸行为的,才构成逃逸啥情况下算逃逸呢简单说,就是发生交通后,当事人明知发生了,却驾车离开现场,并且没有采取措施救助受伤人员,也没有及警等候处理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交通发生后,当事人确实离开了现场,可却没认定人家是逃逸这中间就有不少弯弯绕绕我以前在队实习的时候,就见过不少这种情况比如,有位大哥开车不小心撞了路边的一棵树,当时觉得没啥大碍,就自己开着车去修车了后来被路人举报,来了现场一看,树确实被蹭了点皮,但地上没留下轮胎印,也没人受伤,根本没法证明当时发生了啥这种情况下,能咋办总不能因为一棵树就认定人家逃逸吧

再比如,有的司机发生后,虽然离开了现场,但马上就报了警这种情况下,虽然当事人有离开现场的行为,但因为及案,也符合救助伤员、保护现场等要求,一般也不会认定逃逸所以说,不是所有离开现场的行为都构成逃逸,关键要看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后果

二、

证据链的缺失:没有证据,再明显的逃逸也白搭

要说为啥很少认定逃逸,证据链的缺失是最大的原因交通处理,讲究的就是证据啥证据比如现场的照片、视频,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证言,车辆行驶轨迹的监控录像,还有各种物证,比如散落的碎片、轮胎印等等这些证据加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的发生、当事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等等

可现实中,很多交通发生后,最关键的证据——比如监控录像——往往就缺失了你想想,很多发生在偏僻的路段,周围没有监控;就算有监控,也可能因为角度不对、损坏、或者被遮挡等原因,拍不到关键的画面我处理过一起,两辆车在路口相撞,现场有监控,但就拍到了两车相撞的瞬间,根本看不清谁先动的方向盘,谁造成的责任最后只能让双方各自承担一部分责任

除了监控,现场证据也很重要有的司机为了逃避责任,故意现场,把散落的碎片都捡起来了,把轮胎印都抹平了这种情况下,来了现场,啥也找不到,只能根据双方的说法来判断,可双方各说各话,又能信谁呢我以前就遇到过一起,当事人声称对方突然加速撞了他,可现场根本找不到对方车辆的轮胎印,甚至连对方车辆的油漆碎片都没有后过调查,才发现是当事人自己故意制造了“对方撞他”的假象

所以说,没有证据,再明显的逃逸也白搭有些时候,当事人确实离开了现场,但现场没有留何痕迹,也没有目击者,能认定啥呢总不能凭空捏造吧这也是很少认定逃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法律规定的严格:不是你想逃逸,就能认定逃逸

除了证据问题,法律规定的严格也是原因之一咱们前面说了,要构成逃逸,得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当事人“明知发生了”可啥叫“明知”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有的司机确实不知道发生了,比如喝醉了酒,啥都看不清,或者太累了,根本没注意到这种情况下,就算他离开了现场,也不能认定为逃逸

再比如,有的司机虽然知道发生了,但认为伤得不重,或者觉得对方不追究,就自己开车走了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认定为逃逸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比如有人受伤,或者车辆损坏严重,那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事人主观上不想逃逸,客观上却构成了逃逸但如果比较轻微,双方都认为没啥大问题,那一般也不会强行认定逃逸

所以说,法律对逃逸的认定非常严格,不是你想逃逸,就能认定逃逸的这也是很少认定逃逸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

当事人自首与积极赔偿:打破逃逸认定僵局的关键

虽然很少认定逃逸,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当事人有自首行为,或者积极赔偿对方损失,还是有可能认定逃逸的我前面说过,逃逸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后果如果当事人有自首行为,说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承担责任,这就能打破逃逸认定的僵局

我处理过一起,两辆车在高速上相撞,其中一辆司机驾车离开了现场后来被高速发现,他主动承认了是自己撞的,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虽然他离开了现场,但因为有自首行为,最终还是认定了逃逸,并对他进行了处罚

除了自首,积极赔偿对方损失也是打破逃逸认定僵局的关键如果当事人后积极赔偿对方损失,说明他愿意承担责任,这也能减轻他的处罚我处理过一起,两辆车相撞,其中一辆司机驾车离开了现场后来被找到,他承认了是自己撞的,并主动赔偿了对方全部损失虽然他离开了现场,但因为积极赔偿,最终只对他进行了罚款,没有扣分,也没有吊销

所以说,如果当事人有自首行为,或者积极赔偿对方损失,还是有可能认定逃逸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即使当事人离开了现场,也不会认定逃逸的原因之一

五、

社会与法律宣传:提高逃逸认定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关注和法律宣传的加强,逃逸的认定率也在逐渐提高以前,很多人认为逃逸就是“跑路”,没啥大不了,就算被抓住了,也就是罚款扣分,没啥严重后果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关注和法律宣传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逃逸的严重后果,不再轻易选择逃逸

我以前就听说过一些案例,有的司机因为逃逸,最终被吊销了,甚至了刑这些案例通过媒体曝光后,很多人就认识到逃逸的严重后果,不再轻易选择逃逸比如,2019年,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一辆电动车与一辆汽车相撞,电动车司机驾车离开了现场后来被找到,最终被吊销了,并处以罚款这个案例通过媒体报道后,很多人就认识到逃逸的严重后果,不再轻易选择逃逸

所以说,社会与法律宣传也是提高逃逸认定率的重要保障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逃逸的严重后果,才能减少逃逸的发生,提高逃逸的认定率

六、

科技手段的应用:让逃逸无所遁形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交通处理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逃逸的认定率比如,现在很多路口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晰地记录下发生的过程;还有的车辆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下发生前后的画面这些科技手段,都可以为逃逸认定提供有力证据

我处理过一起,两辆车在路口相撞,其中一辆司机驾车离开了现场后来,通过调取路口的高清摄像头,发现了一辆黑色的轿车在发生时经过现场,并且与车辆非常相似后来,通过车牌识别系统,找到了这辆黑色的轿车,并找到了当事人最终,当事人承认了是自己撞的,并承担了全部责任

所以说,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逃逸的认定率只有让逃逸无所遁形,才能减少逃逸的发生,维护交通秩序

相关问题的解答

如何避免被误认为逃逸

很多人担心,自己不小心发生了交通,怕被误认为逃逸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避免被误认为逃逸:

1. 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发生交通后,首先要立即停车,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警告标志应该设置在现场来车方向150米以外,高速公路上应该设置在200米以外。这样可以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让,避免二次的发生。

2. 查看伤情,及时救助。发生交通后,要立即查看是否有人员受伤,如果有人员受伤,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措施救助伤员。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人道的表现。

3.


交警为什么很少认定逃逸真相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