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有意思的话题——《揭秘侧面描写如何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超有代入感》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写作里头的一个小绝招——侧面描写你可能听过“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告诉读者这个人物长啥样、性格咋样,但侧面描写就不同了,它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别人的感受、别人的议论,来烘托出这个人物的形象说真的,用好了侧面描写,人物那形象简直就像活过来一样,让你读着读着就代入进去,仿佛面对面在跟他聊天似的
说到这,我得先给大家交代一下背景我最近在帮朋友修改一篇小说,他写了一个特别有魅力的反派角色,但读者普遍反映“感觉不真实,没啥代入感”我一分析,嚯原来他太依赖直接描写了,比如“他长得高大威猛,眼神犀利”,读者看完就咂咂嘴,但没啥感觉后来我建议他多加一些侧面描写,比如描写别人看到他时的反应——有人吓得瑟瑟发抖,有人觉得他威严得像神,还有人偷偷议论他其实是个结果呢读者读完后纷纷表示:“哇,这个反派突然变得好立体”这就是侧面描写的魔力
接下来,咱们就一步步拆解侧面描写到底是怎么让人物“活”起来的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谈,保证让你读完不仅懂了,还能立马用起来
—
一、侧面描写的定义与重要性
侧面描写,说白了,就是“不直接说,通过别人来烘托”比如你想写一个善良的人,你不用直接说“他很善良”,而是写他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写他在路边捡到钱包主动交给,写周围的人夸他“真是个好人”你看,没一句直接说“善良”,但读者心里早就把他归为“善良”那一类了
为啥侧面描写这么厉害呢心理学上有种效应叫“晕轮效应”,就是说我们对一个人的某个特质有印象后,会自动觉得他其他方面也差不多比如你听说一个人特别聪明,你可能会觉得他连走路都带风侧面描写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你通过别人的反应,让读者自动给人物贴上标签,从而产生更深的印象
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写阿Q,就没一句直接说他傻,而是写他每次被人欺负都自欺欺人地说“我打你是因为你儿子打我”,写他连输钱都找借口说“是”这些侧面描写,让阿Q的麻木和愚昧跃然纸上,读者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摇头叹息
所以你看,侧面描写不光能让人物更立体,还能让故事更有张力
—
二、侧面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1. 通过他人的行为来描写
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在场面上特别镇定,那他可能是个老手;如果一个人紧张得手抖,那他可能是个新手比如我之前写的一个故事,有个角色第一次参加辩论赛,作者没直接说他紧张,而是写他上台前不停地喝水,坐立不安,手心全是汗读者一看就知道:“哦,这哥们儿紧张坏了”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紧张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出现小动作,比如咬嘴唇、搓手、眼神闪烁所以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就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2. 通过他人的语言来描写
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镜子”没错你想写一个人口才好,就让他滔滔不绝;想写一个人内向,就让他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很有分量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作者没直接说她厉害,而是写她一进来就笑嘻嘻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她的泼辣和气场全表现出来
3. 通过他人的心理活动来描写
有时候,别人的心理活动比行为更能揭示人物性格比如你写一个暗恋的人,可以写另一个角色偷他时的心跳加速,写他看到对方时眼神的躲闪这样读者就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情感张力
4. 通过环境与氛围来描写
环境也是侧面描写的重要工具比如你想写一个恐怖的角色,可以描写他出现时,周围的温度突然下降,鸟儿飞走了,甚至墙上的影子都在扭曲这些细节会让读者不自觉地感到不安
5. 通过对比来描写
你想突出一个人的特点,可以让他和另一个角色形成对比比如你想写一个人善良,可以让他和一个自私的人形成对比——同样是面对一个乞讨者,一个慷慨解囊,一个视而不见通过对比,人物的形象就出来了
6. 通过群众的反应来描写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你想写一个受欢迎的人,可以写大家排队想见他,写他走哪儿都有人围观相反,你想写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可以写他走过时,人们纷纷侧目,甚至窃窃
—
三、侧面描写的实际案例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侧面描写到底有多神奇
案例一:《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你想想曹操,作者罗贯中没一句说他“奸诈”,但读者都知道他心机深沉为啥因为侧面描写用得太妙了比如写他在赤壁之战败退时,身边的人都吓得,只有谋士荀彧依然镇定自若地出谋划策通过这种对比,曹操的智谋和威严就出来了
案例二:《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先生
达西先生一开始出场,大家都觉得他傲慢为啥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说他“高傲”“目中无人”比如他的表妹宾利说:“达西先生总是板着脸,真让人讨厌”通过这些议论,读者一开始就对他反感但后来作者又写他默默帮助穷邻居,写他看到伊丽莎白受伤时立刻关心,这些侧面描写又让读者对他改观
案例三:我自己的写作经历
我之前写一个角色,想表现他勇敢直接写“他很勇敢”,读者可能觉得假后来我改成了:写他在火灾时,别人都跑,只有他回去救被困的小孩;写消防员都夸他“真是个英雄”结果呢读者读完后都说:“这个角色突然变得好真实”
—
四、侧面描写的注意事项
侧面描写虽然好,但用不好也会出问题比如有的作者为了突出人物,把所有人的反应都写成“他太帅了”“他太善良了”,结果读者觉得假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过度渲染:侧面描写要适度,否则读者会觉得你在“强行洗白”或“刻意黑化”。
2. 结合人物身份:不同身份的人,周围人的反应也不同。比如一个富二代和穷学生的反应肯定不一样。
3. 多角度描写:别只通过一种人的反应来描写,多角度才能更立体。
—
五、侧面描写与读者代入感的关系
说到这儿,咱们再回过头来谈谈“代入感”为啥侧面描写能让读者代入进去因为人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的你让我直接说“他很善良”,我可能不信;但如果你写他在雨天给陌生人撑伞,写他默默捐钱给灾区,我就能感受到他的善良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读到别人的故事时,大脑会自动模拟对方的处境,从而产生共鸣比如你读到一个人在沙漠里缺水,你可能会紧张;读到一个人被冤枉,你可能会愤怒这就是代入感的力量
侧面描写不光是让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
—
六、如何练习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练习我给大家几个方法:
1. 观察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人,看看别人怎么评价他们,怎么反应。
2. 写人物小传:给一个角色写小传,不用直接描写,全靠侧面描写。
3. 改写经典:找一篇经典小说,用侧面描写重新描写一个角色,看看效果。
—
相关问题的解答
1.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有什么区别?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描写角度和表达效果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比如“他身材高大,眼神犀利,说话总是带着一股傲气”这种描写直接、明确,但容易显得生硬,缺乏层次感
而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环境的变化、情节的推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