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大专和普通大专到底有啥不一样你一定要知道

双高大专和普通大专到底有啥不一样你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关心的话题——双高大专和普通大专到底有啥不一样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为了职业教育领域的金字招牌。很多同学在选择大专院校时,都会面临这个选择:是报考实力强劲的”双高”院校,还是选择其他普通大专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前景等多个层面。作为过来人,我想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什么是”双高计划”及其意义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双高计划”。简单来说,”双高计划”全称是”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实施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从2019年开始,分批遴选建设10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200个高水平专业群。

这项计划的实施,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到2022年,我国要建好100所世界一流的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群,100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专业群。这就像是为职业教育定了个小目标,得有具体的抓手才能实现。

“双高计划”的意义可大了去了。对学校而言,入选意味着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可以用来改善教学设施、引进先进设备、建设实训基地等。对专业而言,入选可以集中资源打造特色专业,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对学生来说,选择”双高”院校,意味着能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业前景也相对更好。

我认识一个学机械设计的朋友,他当初报考学校时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某省的”双高”院校,因为他了解到这所学校获得了专项资金,新建了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设备都是国外先进的。他说:”虽然学费比普通大专贵一点,但想想以后能学到真本事,这钱花得值。”这其实反映了大多数”双高”学生的心态——不图虚名,但求实利。

二、”双高大专”在师资力量上的优势

提到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是关键中的关键。咱们都知道,大专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不能培养出实用型人才。而”双高计划”的评审标准里,对师资队伍建设有明确要求,这也是”双高大专”区别于普通大专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普遍具有以下师资特点:”双高”院校的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更高,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显著高于普通高职院校。比如,某省入选的”双高”院校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超过70%,而同类普通院校这个比例可能在50%左右。

“双高”院校更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啥叫”双师型”教师?简单说就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他们要么是企业在职的工程师、技师,要么是从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这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实操能力肯定强。

我采访过一位在”双高”院校任教的汽车工程专业老师,他之前是在某大型汽车厂担任技术总监的,后来到学校任教。他说:”我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让学生们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来自产业一线的师资力量,是普通大专很难企及的。

“双高”院校还会聘请更多企业教师。这些企业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或者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比如,某”双高”院校与当地一家龙头企业合作,该企业派了5名工程师作为教师,每两周来校授课一次。这种校企深度合作,让学校的课程设置更贴近实际需求。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差异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未来的就业能力。”双高大专”在这方面与普通大专有着明显区别。这也是很多同学和家长纠结的:花更多钱去”双高”,到底值不值

咱们先来看看课程设置。普通大专的课程设置可能更偏向于基础理论,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双高计划”要求建设单位建设”1+X”制度试点,这个”X”就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这意味着”双高”院校的课程会更注重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对接。

我了解到一个案例。某”双高”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其课程体系完全按照1+X制度设计。学生除了学习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外,还要参加电子商务运营师、网络直播师等职业技能等级的培训和考试。这种课程设置,让学生毕业后不仅能拿到大专文凭,还能同时获得多个职业资格,就业时自然更有优势。

在教学模式上,”双高”院校更注重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机械加工专业,”双高”院校可能会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零件的加工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与之相比,普通大专可能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实践环节相对较少。我认识一个从普通大专毕业的朋友,他说:”我们那时候上课就是老师念书,做实验也是照着说明书操作,自己动脑思考的少。”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水平可能不错,但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四、实训基地与校企合作深度

实训基地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双高大专”在这方面投入力度明显大于普通大专。毕竟,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没有好的实训条件,一切都是空谈。

“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这意味着”双高”院校会获得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这些实训基地不仅用于日常教学,还会承接企业的技术培训、产品研发等项目。

我参观过某”双高”院校的智能物流实训中心,那场面真是让人震撼。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如AGV机器人、分拣系统、无人叉车等一应俱全,完全模拟真实企业的物流场景。该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每天都能在这里进行实操训练。该校校长告诉我:”我们的实训中心,很多设备都是企业最新引进的,学生在这里训练,毕业后直接就能上手工作.”

相比之下,普通大专的实训条件可能就差多了。有的学校可能只有一些基础设备,或者设备比较陈旧。比如,我采访过一位从普通大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学生,他说:”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很多电脑都是前几年淘汰的,运行速度慢,根本跟不上现在软件开发的需求.”

除了硬件设施,”双高”院校的校企合作深度也远超普通大专。根据数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与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订单班、产业学院等。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习就业机会,也让学校的专业设置更符合市场需求。

以护理专业为例,某”双高”院校与当地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护理人才。医院提供实习岗位,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这种合作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合作医院工作,就业率自然很高。

五、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选择大专院校,最终还是要看就业前景和升学通道。”双高大专”在这两方面确实有明显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双高”院校的原因。

就业前景方面,”双高”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高于普通大专。这主要是因为”双高”院校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与市场需求对接更紧密。根据统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率通常能达到95%以上,而普通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可能在90%左右。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表弟去年从某”双高”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凭借扎实的实操技能,毕业后直接进入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工作,月薪7000多。而他的堂哥从普通大专的计算机专业毕业,毕业后找工作花了半年多时间,月薪也只有5000出头。

升学通道方面,”双高”院校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一方面,”双高”院校可以参与专升本考试,而且很多”双高”院校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升学通道更多元。另一方面,”双高”院校的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国外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或者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

以某”双高”院校为例,该校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通过2+2或者3+1模式出国留学。该校的国际交流中心负责人告诉我:”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是普通高职院校的3-5倍”

六、学费与录取难度比较

最后咱们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学费和录取难度。”双高大专”真的比普通大专贵很多吗?难考吗

关于学费,确实”双高”院校的学费普遍会比普通大专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双高”院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引进先进设备等。”双高”院校的学费可能在5000-8000元/年,而普通大专的学费可能在3000-5000元/年。


双高大专和普通大专到底有啥不一样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