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被的工资别放弃,还能要回来
欢迎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知心朋友老王
工资的背景信息
咱们先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的背景。现在这个社会上,工资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或者是个体经营单位。有的老板可能因为不开工资,就想着先拖一拖;有的可能就是故意拖欠,想用这种方式来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更让人气愤的是,还有一些老板打了肿脸充胖子,明明有钱却不发工资,美其名曰“公司正在投资发展”,实际上呢,钱早就被他们挪用到别处去了。
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老李,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干了五年,最后两年工资被拖欠了快十万元。公司老板说各种理由,什么“项目款没到位”、“要等工程款”之类的,反正就是不给钱。老李气得不行,但又害怕这份工作,只能忍着。结果呢,拖了三年,老板跑路了,工资自然也成了泡影。老李到现在提起这事,还悔得肠子都青了,说要是当初早点儿采取行动,可能结果还不一样。
再比如小王,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干了三年,最后一年工资被拖欠了六万块。公司老板说“等上市再发”,结果呢,公司一直没上市,老板倒是开着豪车到处跑了。小王最后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虽然最后拿回了工资,但期间耗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跟我说:“早知道这么麻烦,当初就该早点儿想办法。”
这些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工资虽然常见,但绝不是合理合法的。咱们作为劳动者,一定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详细聊聊,多年被的工资到底能不能要回来,该怎么要。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给正在遭受同样困境的朋友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工资的常见原因及法律依据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工资的情况。其实原因挺复杂的,但不外乎这么几种:
企业资金链断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本身资金就比较紧张,一旦遇到市场波动或者经营不善,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老李,他所在的那家建筑公司,就是因为市场不景气,工程款回笼慢,老板才拖欠工资的。
企业恶意欠薪也是重要原因。有些老板就是故意拖欠工资,想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有的想用这种方式来逼迫员工离职,然后招揽更便宜的劳动力;有的则是想通过拖欠工资来逃避其他债务;还有的则是纯粹就是黑心,觉得工人好欺负,拖欠工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有些企业虽然不是故意拖欠工资,但就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工资发放出现漏洞。比如,有的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工资发放制度,或者虽然有制度但执行不到位,导致拖欠工资的情况。
劳动者意识薄弱。很多劳动者在遇到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时,要么不知道该如何维权,要么就是害怕采取行动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小王,他虽然最后通过法律途径成功,但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那么,面对这些情况,咱们有什么法律依据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其实,法律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是有明确规定的。
《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条法律规定得很明确,企业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不得无故拖欠。
《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这条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
《国社会保险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而社会保险费的一部分就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的工资总额构成的。
除了这些法律条文,还有一些司法解释和规定也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义务。比如,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这些法律规定都为我们维护工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只要咱们掌握了这些法律知识,就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多年被工资的途径
说了这么多法律规定,咱们再来说说,面对多年被拖欠的工资,咱们到底该怎么要。其实,途径还是挺多的,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
咱们可以先跟企业沟通协商。这是最直接、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咱们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把工资被拖欠的情况跟企业负责人或者HR好好谈谈,说明自己的诉求,看能不能达成一致。在沟通的时候,咱们要保持冷静,态度要坚决,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
比如,我朋友小张就曾经用过这种方式。他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两年,最后一年工资被拖欠了三万块。小张先是找到公司老板,说明自己的情况,要求支付工资。老板一开始不承认拖欠工资,后来小张拿出劳动合同和考勤记录等证据,老板才勉强同意支付一部分。虽然最后没拿到全部工资,但总比啥都没有强。
沟通协商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会遇到企业不配合的情况。这时候,咱们就得考虑其他途径了。
咱们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是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部门。如果企业拖欠工资,咱们可以向他们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进行调查,如果查实企业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会责令企业限期支付。
我邻居老刘就曾经用过这种方式。他在一家工厂干了三年,最后一年工资被拖欠了五万块。老刘先是跟工厂老板谈,老板不给解决,于是老刘就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受理后,对工厂进行了调查,发现工厂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于是责令工厂限期支付。工厂还是支付了老刘的工资。
劳动监察大队的执法力度有限,有时候可能需要咱们配合他们做更多的工作。而且,劳动监察大队的处理周期也比较长,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第三,咱们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如果跟企业协商和投诉都无效,咱们可以向劳动仲裁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会会依法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如果裁决企业支付工资,企业必须执行。
我朋友小王就是通过劳动仲裁拿回工资的。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干了三年,最后一年工资被拖欠了六万块。小王先是跟公司沟通,公司不给解决;然后他又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效果不明显。小王向当地劳动仲裁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会受理后,对拖欠工资的情况进行了审理,最终裁决公司支付小王六万元工资。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最终法院维持了仲裁裁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仲裁是解决工资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劳动仲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不服仲裁裁决,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咱们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咱们有证据证明企业拖欠工资,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受理后,如果认为咱们申请成立,会向企业发出支付令,企业必须履行。如果企业拒不履行,咱们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同事小李就曾经用过这种方式。他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一年,最后半年工资被拖欠了三万块。小李有劳动合同和工资条等证据,于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受理后,认为小李申请成立,向公司发出了支付令。公司收到支付令后,还是不给钱,小李于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终,小李通过强制执行拿回了工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申请支付令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尤其适合证据比较充分的情况。申请支付令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须是在诉讼时效内申请,而且如果企业收到支付令后十五日内向法院提出异议,支付令就会失效。
三、如何收集和保存工资证据
在维权过程中,证据是最重要的。没有证据,咱们就是有理也没处说。那么,面对多年被拖欠的工资,咱们该如何收集和保存证据呢?
劳动合同是最重要的证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约定双方义务的文件,是证明咱们跟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标准的重要依据。如果咱们有劳动合同,一定要好好保存,这是咱们维权的重要证据。
比如,我朋友小张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就特别重视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