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对联门左右分不清教你一招快速搞定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咱们人过年时都会遇到的小难题
——贴对联门左右分不清
每年到了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崭新的对联,祈求来年好运连连
不少朋友,特别是年轻人,或者是从外地回来的朋友,常常会对着那两幅红彤彤的对联发愁:
这上联、下联到底该贴哪边呢?
左右不分,贴倒了可就不好了,影响新年气氛不说,还可能招来霉运呢
所以啊,今天我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超简单、超实用的方法,保证让你下次贴对联时不再手忙脚乱,轻松搞定
背景信息:
对联,又称春联、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门贴等,是一种在及汉字文化圈地区及一些受汉字文化影响的地区过年时所贴的红色,用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它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用来驱鬼辟邪
后来,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诗句,这就是对联的雏形
到了宋代,对联才真正普及开来,成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习俗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上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拼音第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平声(拼音第一、二声)
而且,对联还有“仄起平收”的规则,也就是说,上联要从仄声开始,下联要从平声开始
这样才符合对联的格律要求,也才显得有文采
对于很多人来说,判断平仄、区分上下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大家平时说话都用拼音,对汉字的平仄掌握得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有些对联写得比较晦涩难懂,或者平仄不太明显,就更难分辨了
很多人在贴对联时,都是随便贴,或者干脆请别人帮忙,自己就不操心了
这样贴虽然省事,却失去了贴对联的意义
因为贴对联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如果我们连上下联都分不清,那岂不是对这份美好期望和祝福的一种辜负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为什么分不清上下联?
要解决贴对联左右不分的问题,首先得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上下联的区别和判断方法
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分不清上下联,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1. 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对联,顾名思义,就是两幅对联,一幅在上联,一幅在下联
它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民间艺术
对联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
对仗工整,就是指上下联的词性、结构要对仗;平仄协调,就是指上下联的平仄要相谐;内容相关,就是指上下联的内容要有关联,或者是一致的,或者是相反的
比如,我们常见的“新年到,福气到;春风来,喜气来”,这就是一副对联
上联是“新年到,福气到”,下联是“春风来,喜气来”
这两句话都是四句,词性、结构都对仗;平仄也协调,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内容上也是一致的,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2. 上下联的区别
上下联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先后、空间方位、逻辑关系
时间先后: 上联一般写过去,下联一般写将来;上联写原因,下联写结果;上联写起因,下联写发展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象新”,上联写春天来了,山河美丽,下联写太阳温暖了,万物焕然一新
这就是时间先后的关系
空间方位: 上联一般写上、左、内,下联一般写下、右、外
比如,“上联:出门见喜;下联:满院生辉”,上联写出门见到喜事,下联写满院子都充满了光彩
这就是空间方位的关系
逻辑关系: 上联和下联之间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
比如,“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和下联之间是并列关系,都是写声音;上联和下联之间也是递进关系,从读书声到家事、国事、天下事,范围越来越广
3. 分不清上下联的原因
很多人分不清上下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平仄不熟悉: 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现在很多人平时说话都用拼音,对汉字的平仄掌握得越来越少了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判断平仄,也就不知道如何分辨上下联
对仗不工整: 有些对联的对仗不太工整,词性、结构不太对仗,这就使得上下联之间的关系不太明显,也容易分不清
内容不熟悉: 有些对联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或者涉及到一些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如果对这方面知识不太了解,就很难理解上下联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分辨上下联
缺乏经验: 贴对联是一件需要经验的事情
如果你平时很少贴对联,或者很少看对联,那你就缺乏分辨上下联的经验,也就容易分不清
二、快速分辨上下联的秘诀:看最后一个字!
了解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我们就可以来学习如何快速分辨上下联了
其实啊,分辨上下联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平仄、看对仗、看内容等等
这些方法都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和知识储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方法并不实用
1. 仄声结尾的是上联,平声结尾的是下联
在汉语中,汉字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
其中,平声和上声、去声、入声相对,称为平仄
在对联中,上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平声
这就是“仄起平收”的规则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字的声调是平声还是仄声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记住以下几个规律:
平声: 一声、二声
比如,“天、地、人、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等
仄声: 三声、四声
比如,“东、西、南、北、山、水、火、木、金、土”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字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七”、“八”、“九”、“十”等字,在作序数词时,它们的声调会变平声
在对联中,这些字仍然按照原来的声调来判断
2. 实际案例:用看最后一个字的方法分辨上下联
让我们来看几个实际案例,看看如何用看最后一个字的方法分辨上下联
案例一:“新年到,福气到;春风来,喜气来”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到”,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来”,是平声
“新年到,福气到”是上联,“春风来,喜气来”是下联
案例二:“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象新”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秀”,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新”,是平声
“春回大地千山秀”是上联,“日暖神州万象新”是下联
案例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耳”,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心”,是平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上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