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体砖和全瓷怎么选?装修小白必看指南!

通体砖和全瓷怎么选装修小白必看指南

前言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装修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关乎你家装修颜值和实用性的头等大事——通体砖和全瓷怎么选。相信不少装修小白,包括我自己当初,在面对这两种瓷砖时都犯过迷糊。别急,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像你一样正在装修或者即将装修的朋友们准备的,我会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通体砖和全瓷的区别、优缺点、适用场景等一一拆解清楚,让你在选砖时不再手忙脚乱,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通体砖与全瓷的概述

说起通体砖和全瓷,这俩可是瓷砖界的“两大巨头”,各有各的特色和拥趸。通体砖,顾名思义,就是砖体和釉面采用同一种材料,烧制完成后整个砖体都是一样的颜色和质感,给人一种朴实无华却又坚如磐石的感觉。而全瓷砖,则是近年来兴起的“高端选手”,它采用高温烧制,瓷化程度高,吸水率极低,强度、耐磨度、防污性都更胜一筹,外观上也有更多花色和纹理的选择。那么,面对这两种看似相似却又差异巨大的瓷砖,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一、通体砖和全瓷的基本概念与区别

通体砖的概念与特点

咱们先来聊聊通体砖和全瓷这两个概念。通体砖,顾名思义,就是砖体和釉面采用同一种材料,烧制完成后整个砖体都是一样的颜色和质感。这种砖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后来传入我国,因为其朴实无华的风格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在市场站稳了脚跟。通体砖的特点是耐磨、防滑、易于清洁,而且因为砖体吸水率较高,所以铺贴时不需要做太多防潮处理。通体砖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因为表面没有釉面,所以容易脏,一旦沾上污渍,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很难擦干净。

全瓷砖的概念与特点

而全瓷砖,则是近年来兴起的“高端选手”。全瓷砖采用高温烧制,瓷化程度高,吸水率极低,强度、耐磨度、防污性都更胜一筹。全瓷砖的外观也有更多花色和纹理的选择,可以模仿各种天然石材、木地板等材质,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全瓷砖的价格相对通体砖要高一些,但它的品质和耐用性也确实更胜一筹,所以深受很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家庭喜爱。

两者的区别

那么,通体砖和全瓷砖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从材质上看,通体砖和全瓷砖的原料配比和烧成温度都有所不同。通体砖通常采用陶土作为原料,烧成温度相对较低,瓷化程度不高,所以吸水率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全瓷砖则采用高岭土等优质原料,烧成温度高达1200℃以上,瓷化程度高,吸水率极低,一般在0.5%以下。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了两者在物理性能上的巨大差别。

从外观上看,通体砖和全瓷砖也有明显的区别。通体砖因为表面没有釉面,所以颜色和纹理都比较单一,通常只有灰色、米色、棕色等几种颜色,纹理也比较粗糙,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而全瓷砖则可以模仿各种材质,花色丰富,纹理细腻,可以做出仿古砖、大板砖、木纹砖等各种风格,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

从价格上看,通体砖和全瓷砖也有明显的区别。通体砖因为工艺相对简单,原料也相对便宜,所以价格相对亲民,一般每平方米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之间。而全瓷砖因为工艺复杂,原料也相对昂贵,所以价格相对较高,一般每平方米在一百多元到几百元之间,甚至更高。

从适用场景上看,通体砖和全瓷砖也有明显的区别。通体砖因为吸水率较高,耐磨性较好,所以适合用于客厅、餐厅、卧室等干燥的空间。而全瓷砖因为吸水率极低,耐磨性更好,所以适合用于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潮湿的空间。

二、材质与工艺:通体砖与全瓷的“内功”对比

材质和工艺是决定瓷砖品质的关键因素,也是通体砖和全瓷砖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咱们先来聊聊通体砖的材质和工艺。通体砖通常采用陶土作为原料,这种陶土的颗粒相对较大,所以通体砖的瓷化程度不高,吸水率较高。通体砖的烧成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1000℃左右,所以砖体的强度和耐磨性相对较差。通体砖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因为表面没有釉面,所以不容易出现釉面开裂、剥落等问题,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而全瓷砖则采用高岭土等优质原料,这种原料的颗粒非常细腻,所以全瓷砖的瓷化程度非常高,吸水率极低。全瓷砖的烧成温度非常高,一般在1200℃以上,所以砖体的强度和耐磨性都非常好。全瓷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因为烧成温度过高,所以对窑炉的要求非常高,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了更好地理解通体砖和全瓷在材质和工艺上的区别,我特意去了一家知名的瓷砖品牌工厂参观学习。在工厂里,我看到了通体砖和全瓷砖的生产线,也亲手摸了摸通体砖和全瓷砖的样品。通过对比,我发现通体砖的砖体相对较软,而全瓷砖的砖体则非常坚硬,几乎可以和钢铁媲美。我还特意问了工厂的技术人员,他们告诉我,通体砖之所以吸水率较高,是因为陶土的颗粒较大,所以在烧制过程中,水分很难完全蒸发,而全瓷砖则因为原料的颗粒非常细腻,所以在烧制过程中,水分可以完全蒸发,这就是两者吸水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除了材质和工艺上的区别,通体砖和全瓷砖在烧制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不同。通体砖通常采用一次烧成,而全瓷砖则通常采用两次烧成。一次烧成是指砖坯在窑炉中直接烧制成型,而两次烧成则是指砖坯先经过素烧,然后再进行釉烧。素烧是指在窑炉中先将砖坯烧制成型,然后再进行釉烧,这样可以使砖体的强度和耐磨性更高,同时也可以使砖体的颜色更加鲜艳,纹理更加细腻。

为了更好地理解两次烧成的工艺,我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根据《瓷砖生产工艺与技术》这本书的介绍,两次烧成的工艺可以使砖体的强度和耐磨性更高,同时也可以使砖体的颜色更加鲜艳,纹理更加细腻。这是因为素烧可以使砖坯中的水分完全蒸发,使砖坯更加致密,而釉烧则可以使砖体的颜色更加鲜艳,纹理更加细腻。两次烧成的工艺还可以使砖体的吸水率更低,因为釉面可以有效地封闭砖体的孔隙,从而降低砖体的吸水率。

三、吸水率与耐磨度:通体砖与全瓷的“硬实力”较量

吸水率和耐磨度是判断瓷砖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通体砖和全瓷砖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咱们先来聊聊通体砖的吸水率和耐磨度。通体砖因为瓷化程度不高,所以吸水率较高,一般在8%以上。这意味着通体砖在铺贴时需要做防潮处理,否则容易出现砖体开裂、变形等问题。通体砖的耐磨度相对较差,一般在800-1500转左右,所以不适合用于人流量较大的空间,比如客厅、餐厅等。

而全瓷砖因为瓷化程度高,所以吸水率极低,一般在0.5%以下。这意味着全瓷砖在铺贴时不需要做防潮处理,而且因为吸水率极低,所以砖体更加稳定,不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全瓷砖的耐磨度非常好,一般在2000-3000转以上,所以非常适合用于人流量较大的空间,比如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