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皇阿玛,不好了,香妃仙子化作蝴蝶飞走了!那熟悉的场景,似乎又回到了前的热播剧中。最近一则微博引发了广泛关注:
来自海南海口的王女士分享了一个奇异经历。她的父母从东北老家给她带来了美味的家乡特产——蚕蛹。因为过年期间食物众多,王女士将其放置在一旁,没想到两周后,蚕蛹竟然变成了蛾子,翩翩起舞飞走了。
虽然我们已经食用蚕蛹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别忘了这家伙可是经历发育的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即使未被食用,蚕蛹也可能由“可食用”转为“不可食用”。
说到发育,许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昆虫。昆虫的发育可谓是相当神奇。它们分为原、半和全三种模式。原如蜉蝣,没有明显的幼虫期;半如蜻蜓,通过羽化变为成虫;全如蝴蝶、飞蛾,经历蛹期后变为成虫。蚕蛹正属于全中的蛾类。
然而王女士的蚕蛹为何会“”呢?这涉及到时间、温度等条件。大蚕蛾的蛹期通常为14至18天。王女士放置的蚕蛹超过了这个时间范围,再加上适宜的温度——海口市的温暖气候为大蚕蛾提供了理想的发育环境。这些蚕蛹成功化蛾,展翅飞翔。
那么为什么“”后的蚕蛹就不宜食用呢?主要是从营养学角度来考虑的。在蛹期,桑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一旦进入发育阶段,这些蛋白质会转化为身体结构如鳞片、翅膀等,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想要品尝蚕蛹的朋友,还是趁早为好,别等人家的蚕蛹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