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改编300字

桃花源记改编300字

春水逐舟情爱山,桃花掩映古道边。

观景忘远近,行至清溪逢路间。

山径蜿蜒藏幽深,豁然开朗见平原。

远望云树聚一处,近观千家花竹繁。

山中樵夫传汉姓,居民仍着秦时衣。

共居武陵胜地中,田园自生万物宜。

月色洒在松林下,房舍静谧云山旁。

忽闻人声喧哗起,原来是客争相访。

清晨巷陌花开时,薄暮渔夫乘水归。

昔日避世离人间,今成仙境不愿还。

峡谷深处知人事,遥望世间空云山。

不疑仙境难寻觅,尘念未消思故乡。

山洞虽隔山水远,心中向往终不渝。

自言曾游此不迷,谁知峰峦今已变。

春来桃花遍地开,不知仙源何处寻。

若言西方有天堂,佛家有西天净土,那么桃源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理想之地。

这片理想之地仿佛人间小径,避世而自然形成。

此地不远之距,忘却尘世烦忧即可抵达。

这里的居民平和安宁,虽非神灵上帝却胜似神仙上帝之存在。

桃源乃是一种神秘的境地,众人在寻找中难觅其踪,却在不经意间,独立于落花之中,燕儿掠过微雨的天空。

桃源是心灵的归宿,是精神的母题,是文人墨客的心性家园。

这里有佛、有儒、有道,痕迹点点,似曾相识,不在梅畔即在柳边,地气仙气融为一体,如云蒸霞蔚之景象。

王维十九岁时写下此诗,诗中尽显陶渊明文章的诗化之美。

每一句都是实景画境的描绘,每一句都是心灵梦境的写照,初显诗人画家的笔墨本色。

可与刘禹锡、王安石等文人的同题材诗作对比欣赏,不同之义相互分析,不也是一件乐事吗?

今日所附图片为洞庭君山一角之景致,背后“朗吟亭”之所在,传说为吕洞宾飞越潇湘之地,难道此处非桃源乎?编号:NO.71。


桃花源记改编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