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小透明一个月收入

2025-04-2912:14:53常识分享0

如果说在多元化的娱乐界,有一个稳固存在的绿色阵营,那一定是“晋江”。

从《花千骨》的热播,到《山河令》的完结,晋江在爆款IP的输送上从未让人失望,不断引领着网络文学的潮流。众多的热播剧如《陈情令》、《镇魂》,性电视剧《甄嬛传》,以及现实题材佳作《少年的你》、《欢乐颂》、《大江大河》等,都源于晋土壤。

看似站在时代前沿的晋江,却在其同类公司中以“最不专业”、“最怂最慢”的形象著称。

在网文付费方面,它是最晚开通的;在被资本收编的过程中,它也是最后一个加入的;就连自家app的推出,也是最晚的。

至今,晋江网站的首页仍保留着20年前最初的模样——简单的红白绿三色搭配,相较于同类网站的精致,显得过于“粗糙”。

那么,这个始终慢半拍的晋江,究竟是如何成为如今的爆款制造机的呢?

这还要从20年前说起。

1999年,互联网刚刚起步,内容匮乏,文学故事成为填充网站栏目的最佳选择。晋江万维的雏形由福建省晋江市电信局创办。

经历了多次变更和转型后,一群热爱文学的人将其重新焕发生机。

曾因阅读无门而发起“拯救晋江计划”的资深读者,同为晋江爱好者的黄艳明等一起参与其中。他们的加入让晋江重现生机。

当时的网络文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文学爱好者们受困于传统报刊投稿难、图书出版难,因此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晋江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崭露头角。

晋诞生地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方施展创作热情的天地。

在这个平台上,众多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如匪我思存的《千山暮雪》《东宫》,桐华的《步步惊心》等。晋江逐渐被定义为“女性向”文学作品地。

据《1987-2016网络文学大事年表》统计,诸多文学类型的发源地就在这里。如《梦回大清》开创了“清穿文”的先河,《泡沫之夏》初具“总裁文”和“娱乐圈文”的雏形等。

好景不长,2008年晋江面临生存压力,走上付费阅读的道路。

尽管起初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但晋江始终坚持着最初的原则:一切只为热爱。

面对资本的无情侵袭,晋江凭借其独特的“慢”与初心,成功守住了文学创作的灵魂。

一位知名网络作家曾表示,晋两件事特别难得:抵抗住了资本的诱惑,保持了短篇文学的根据地。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晋江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内容同质化严重、读者口味变化等都成为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晋江依然坚守初心。无论是外界的风云变幻还是内部的自我调整,它都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慢”与“怂”。

正如其CEO黄艳明所言:“别理那些是是非非,安静用心地写文吧。”

晋发展就像其CEO的发言一样,远离是非、又怂又慢、安心写文、牢记初心。它始终是文学爱好者们的一隅净土,纯粹而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