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之炼金术师:欧美宅选漫改佳作
现在,让我们来揭示一些数据背后的故事。2005年,的出口产值达到了3130亿日元的巅峰,确立了其全球动漫出口大国的地位。至2016年,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已占到60%,约有87.2%的全球人口曾观赏过源自日本的动漫作品,特别是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以上。
毫无疑问,日漫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那么,为什么日本的漫画在欧美如此受欢迎呢?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讨日本漫画中欧美元素的运用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欧洲古典文化为日本漫画提供了两大精髓。其一,是直接采用古希腊罗马和北欧史诗内容作为叙事背景;其二,是将漫画世界的设定与欧洲的阶层和体系相融合。
以圣星矢为例,西方观众对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熟悉程度如同我们对四大名著的了解。此漫画将神话故事作为背景,既满足了日本观众的观赏习惯,又迅速吸引了欧美观众的注意。
再如备受赞誉的冰海战纪,该作讲述了维京人开拓文兰大地的故事,充满了北欧风情。作品中维京海盗、原住民服装等元素都展现了浓厚的北欧文化气息,甚至让人在其中找到了维京历史知识和人物原型。虽然在评价颇高但观影率平平,但在欧美却广受欢迎。
与此另一些日本漫画利用了欧洲的文化元素而非整个文明体系。例如魔女宅急便中的魔法少女虽然为日本姑娘,但其骑着扫把送快递的设定更像是源自西方的魔法世界。
提及钢之炼金术师,其人物命名、炼金术的文化背景均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子。炼金术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而该作品中的炼金术文化正是西方哲学的体现。
除此之外,新世纪战士等作品也深受欧美文化影响。作品中运用了理念和教文化元素,使得日本年轻观众通过动漫语言了解了西方哲学。
为何如此青睐欧美文化呢?这是由于日本人对西方文化一直以来的崇尚心理。这也是一种文化输出战略。中大量使用欧美文化元素,使得欧美娱乐公司看到了其海外的巨大价值,从而加速了日漫的欧美输出能力。
这种文化的互动是良性的,对动漫产业也大有裨益。不仅影响了欧美观众,同时也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帝国》的基础构思便与日本动画《攻壳机动队》有直接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