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中,经常遇到骨折患者术后出现钢板断裂或螺钉松脱的情况,对此,患者们通常有许多疑惑。针对这些疑问,我来详细解答。阅读本文后,您将了解以下要点:
一、术后为何会出现钢板弯曲或断裂等异常情况?
二、如何应对钢板断裂的情况?
三、骨折手术后如何锻炼恢复得更快?
在骨头断裂或缺损的情况下,植骨需要一个稳定的固定装置来确保骨头对接并促进其愈合。为了确保骨头在愈合期间不移位,通常会使用钢板来固定骨的断端或缺损处。一旦钢板固定,骨的上端、下端、远端或近端都会稳定在一起。骨骼与钢板在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骨骼虽然看似坚硬,但具有弹性;而钢板则没有弹性。在骨头尚未完全愈合之前,钢板的作用是确保骨远近端稳定,使骨头能够生长。当骨头生长并恢复其弹性后,在负重时,力量会顺着骨头传递,此时钢板的作用逐渐减弱。如果钢板无法顺应骨头的弯曲而发生断裂或螺钉松脱,这可能是由于钢板与骨骼之间的应力不匹配造成的。当骨头完全愈合时,钢板的断裂或螺钉的松脱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骨头已经恢复其功能。但如果骨的愈合尚未完成,松脱的螺钉需要重新固定。实际上,骨折内固定的范围有限,对于单纯的骨折可能需要两三个螺钉来固定钢板。但如果骨骼存在缺损,钢板可能需要跨越缺损段并固定更多的螺钉,这会增加断裂或松动的风险。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谨慎地进行康复锻炼。在早期阶段,尤其是在纤维骨痂形成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干扰骨痂的形成。随着纤维骨痂的形成和巩固,我们可以逐渐开始适度的站立和活动以促进骨愈合。到了后期形成连贯的骨痂后,可以进行各种强度的运动以恢复运动能力。虽然此时也存在固定的断裂风险但相对较为安全不必过于担心。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骨折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应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