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4

第七节 基坑开挖及排水

因管槽开挖工程量较小,我们采用每段作业使用两台挖掘机与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清底作业。挖掘时需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原则。本工程采用单一的拉森钢板桩支护方式,当桩身高度4m<H<6m时,我们先开挖深度小于等于2m的部分,沟顶外侧设置0.5米宽的截水沟,并采用坡体C20砼加固,厚度为6cm。然后使用12米长的SP-U400×170Ⅳ型拉森钢板桩进行支护,桩体之间用HW350×350×12×19型钢围檩及D609×12钢管支撑。

1、土方开挖方法

(1)土方应分段连续施工,按1:1的坡度开挖至原地面以下2米处,进行坡面C20砼及沟槽外截水沟的施工。完成上述作业后进行围檩、内支撑和钢板桩的施工。

(2)待前述工作完成后,使用长臂挖掘机沿沟槽方向一次性开挖至沟槽底以上0.3m的位置,土方需放置在沟槽5米以外的区域,随后由另一台挖掘机装车运离现场。

(3)对于沟槽底部0.3m的土方,采用人工挖掘,放置在挖掘机斗内运出沟槽。

(4)预留3m以上的钢板桩支护位置暂不开挖,在接头处进行放坡处理,避免造成土体滑坡。

(5)设备在土方开挖完成后需撤离至沟槽一倍桩长以外的位置,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 对于未围檩的钢板桩部分,需加垫处理以传递压力至围檩及支撑上,其材料、制作、焊接等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

b. 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在基坑边堆载。

c. 开挖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

d. 挖土过程中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为支撑施工创造工作面。支撑结构应能快速产生整体刚度或预紧力,两者配合可有效利用软土施工中的时空效应,控制围护体系受力后的变形。

e. 开挖过程中不得沟槽边的排水沟,如有应及时修复。

第八节 监测控制措施

本工程基坑开挖过程实施全程监测,由具备岩土工程监测资质的单位负责监测工作。监测措施如下:

(一)平面控制点设置

平面控制点应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约3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的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每个施工段应设置一个平面控制网(包括至少三个点)。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