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钢板桩支护深度规范

基坑钢板桩支护深度规范

1.1 钢板桩支护技术

1.1.1 施工步骤详述

在实施钢板桩支护时,需遵循特定的工艺流程,确保每一步都得到有效的执行。

1.1.2 质量管控要点

钢板桩的堆放需分层进行,每层不宜超过5根,且总高度不得超过2米,层间需垫放枕木。首、次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需精确无误,以作为后续施工的样板导向,每打入1米即测量一次。

1.1.3 施工参考样板

参见图示:图1-2展示了钢板桩的打设情况,图1-3和图1-4则分别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钢板桩支护方式。

1.2 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

1.2.1 工艺流程图解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如图1-5所示。

1.2.2 质量控制要点详述

应确保桩长及桩身弯曲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一级和二级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使用期间,需进行严格的水平位移监测和沉降监测。若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或出现其他失稳特征,应立即停工并撤离人员。

基坑挖土应即挖即运,避免土堆在坑旁,以减小对支护桩的水平压力。基坑周边的材料、设施和车辆荷载都不得超过设计限值。

要加强井点降水工作,使边坡保持无水状态。桩间应设水泥土以实现与混凝土灌注挡土桩的紧密接合挡水。未设止水桩的,则需将桩间土修成反拱形以防土剥落,并采取相应措施封闭挡水。

排桩墙与围檩之间需紧密接触并保证传力可靠。支撑结构则应与围檩,避免出现间隙。

在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与拆除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周边环境,确保周围建(构)筑物及市政管线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受影响。

1.2.3 施工参考样板

参见图示:图1-6至图1-8分别展示了不同角度和细节的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情况。

1.3 土钉墙支护技术

1.3.1 施工工艺解读

土钉墙支护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9所示。

1.3.2 质量管控详述

土钉墙在混凝土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喷头与部位的距离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混凝土终凝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护工作。

1.3.3 施工参考样板

参见图示:图1-10和图1-11展示了土钉墙的钢筋网片情况,图1-12则展示了土钉墙的支护情况。


基坑钢板桩支护深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