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的笔顺笔画顺序

回的笔顺笔画顺序

自说自话

让我们先来欣赏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

第一首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寄赠友人看花

繁华的街道上,红尘滚滚,人来人往。

玄都观里桃树成林,每棵都像是刘郎离开后生长出来的。

第二首

山间行迹

远方的山路上,石径曲折,云雾缭绕。

停车驻足,深爱着晚霞中的枫林。

霜叶的颜色比二月的花朵还要鲜艳。

在两首诗中,“回”和“斜”的读音,按照现代汉语字典,分别读作“huí”和“xié”,似乎并不押韵。

值得注意的是,刘禹锡的故乡苏州嘉兴以及浙江温州一带的方言中,“回”字发音接近“huai”,因此他的诗在当地读来是押韵的。

杜牧则来自京兆万年,即今陕西西安。在陕西关中、西安等地, “斜”字读作”sá”,这样看来,杜牧的诗在当地也是押韵的。

现在的字典读音,是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是基于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的法规确定的。在机构、学校、广播等公共场合,我们都应该使用普通话。

对于我们这些写诗的人来说,当然也要遵循汉语拼音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争议。例如,《诗词》这样的权威刊物,仍然允许发表使用“平水韵”创作的诗词。对于研究古诗词或大学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对于普通诗歌爱好者来说,创作新诗时就没有必要坚持使用平水韵。

这是因为它的使用违背了汉语拼音方案,也就是违反了法规,也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值得庆幸的是,诗词学会在2010年做出了努力,推出了“新十四韵”。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旧的韵律规则,转向更加现代化、符合普通话规则的创作方式。


回的笔顺笔画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