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六中合唱团邱诗晗

厦门六中合唱团邱诗晗

7月30日,厦门六中的排练厅再次迎来阿卡贝拉合唱团的学生们,与往常不同的是,他们再也无法见到指挥老师高至凡的身影。

上月,高至凡老师意外离世,他的离去让许多人心痛不已。年仅28岁的他,用生命中最灿烂的火光照亮了学生们追逐音乐梦想的道路。每当回忆起他那满面笑容、洋溢着青年艺术家气质的模样,都会让许多人感到他依然存在。

这位从教仅五年的年轻教师,为何能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如此多的关注和讨论?从他周围的学生、家长、朋友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倾心教学、爱护学生,对音乐有着纯粹追求的年轻形象。

高至凡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学生们开启了音乐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他的故事被无数人传颂,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永存。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初心,看到了为梦想奋斗的美好样子。

音乐在高至凡身上闪耀

在厦门六中艺术团团长陈琦的印象中,高至凡初到六中时还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他提着蓝色印花布的小袋子,简历薄薄的两张纸,却流露出一种青年艺术家的独特气质。

他总是笑呵呵的,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在邱诗晗同学的妈妈李宝英眼中,高老师是一个阳光、和蔼的人。他主动接手合唱团,用他的热情和创意为六中合唱团带来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高至凡担任合唱团第一任团长时,面对学生们对音乐兴趣的流失,他决定用阿卡贝拉的演绎方式来重新点燃大家对音乐的热情。他找来室友徐聪一起研究,最终决定尝试无伴奏、多声部的合唱形式。

他尊重各种形式的音乐,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都能玩得转。他善于在课堂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用有趣的教学方法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他的课后时间和节假日经常被合唱团的事务占据,他总是在编曲创新和排练中度过。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他还会自费到北京、上海拜师学艺。在走红后,他更是带领合唱团推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无一不获得众口称赞。

守住合唱团的初心

厦门六中阿卡贝拉合唱团不仅在合唱上玩得转,更在于爆红后的克制和低调。他们始终守住合唱团的初心,从不接触商业演出,除了少数公益表演外,很多活动邀请都被他们婉拒。

高至凡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许多学生。他的离去让学生们更加珍惜他所教的一切。在戴鹭坚副校长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家产”只有几箱唱片、一部手机和一张余额不多的银行卡,这再次让他动容。

接力音乐梦想

8月3日,在厦门沧江剧院举办的一场夏季音乐会上,吉岛合唱团以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表达了对高至凡的思念。徐聪表示,吉岛合唱团是高老师和他在校外组建的一个乐团,他们会继续将音乐做得更好。

目前,徐聪已经接过高至凡的指挥棒,负责帮助六中带阿卡贝拉合唱团。今年教师节时,合唱团将推出一首纪念高至凡的歌曲作为献礼。

高至凡老师的学生们如今也走上了继续学习音乐、追逐音乐梦想的道路。他们不仅从高老师那里学到了合唱和阿卡贝拉,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

虽然斯人已逝,但高至凡留下的思考依然宝贵。前新闻明在朋友圈中感慨道:“让教育回归本真模样、让孩子们活出最美好的样子——高至凡老师的离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厦门六中合唱团邱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