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系列为什么打坐

南怀瑾系列为什么打坐

大家好,我是李渊回,欢迎各位来到这一期的“渊回说南”。

多年来观察南怀瑾老师的教学,我发现许多追随南老师学习的同学们,很大一部分是被南老师讲述的打坐修定内容所吸引。

虽然我们都希望通过打坐来保持身体健康,甚至幻想长生不老,或是获取某些神奇的能力。但我们也要明白,之路艰难,真正成就者寥寥无几。像南老师一直强调的,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

我们身为学子,听从老师的是应当的。在热爱老师的我们更应当保持对老师话语的敬畏和距离。这样才能避免轻浮,保持清醒。

南怀瑾老师的教学方法中,确实有一种先勾牵欲望,再引导向佛智的方式,但这并非适用于每个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忽视其他内容。否则,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偏执。

比如,许多同学更关注南老师关于佛、道的讲解,而忽略了他对于历史、儒家思想文化等内容的教授。这种选择性的忽略,如果不进行深刻的自省,是很难发现的。

刚入门时,大家可能都会对修行内容过于着迷。但当我们深入后,会发现自己是否走入了一个误区。就像南老师在后期不断强调的,除了修行之外,做人做事、儒家的传统思想文化同样重要。甚至他在临终前都不忘给我们提醒。

对打坐、禅修感兴趣是合理的,但我们要明白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明白之难,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慎重地对待这件事。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而忽视了其他的生活责任。

打坐、修行确实对健康有帮助,但在初期这个帮助是有限的。我们为何不能更直接地通过运动、养生来改善健康呢?又何必要绕一个大圈呢?在增强记忆力方面,虽然打坐有帮助,但想要效果明显,还需要深入的禅定功夫。与其如此,不如每天抽出时间学习、背诵来得直接有效。

我们要慎重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一秒都是珍贵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诸多选择时,我们要慎重思考,做好把握和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度过这宝贵的一生。


南怀瑾系列为什么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