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为什么吃小鸟脑

啄木鸟为什么吃小鸟脑

啄木鸟,一种看似普通的鸟儿,却拥有神奇的抗冲击能力。它以高速啄木为生活方式,却不因此而受到脑震荡的影响。这个问题引发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刘文勇博士的深入研究。

刘文勇博士表示,研究啄木鸟头部抗冲击的生物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有助于对交通、航空航天救生等领域的头部冲击性损伤机制的认识,以及对防护措施、设备的改进。

啄木鸟,为了从树皮下觅食和在树干上凿洞,必须用它的长嘴反复地冲击树干。这些冲击看似强大,却不会对其的大脑造成损伤,这其中包含了什么神奇的科学原理呢?

早有科学家关注到这一现象。早在1859年,退隐乡间的大科学家达尔文就开始观察啄木鸟。他在《物种起源》里写道:“啄木鸟因其独特的足、尾、喙与舌的结构,使其能够轻易地捕捉隐藏的虫子。”这些独特的结构,也让啄木鸟在啄木时具有惊人的抗冲击能力。

科学家们通过高速摄影机拍摄啄木鸟啄木的过程,发现了一些惊人的数据。啄木鸟的瞬间加速度可达1000-2000g,撞击频率也很高。尽管受到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啄木鸟的大脑却不会受到损伤。这其中的机制是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丽珍博士的研究了。她一直在深入研究啄木鸟为何不得脑震荡的问题。她发现,啄木鸟特殊的头部结构和材质有效地缓解了啄木带来的冲击力。比如,啄木鸟的上下喙部结构具有不等长的特点,其下喙更加坚硬,承载部分比上喙长1.2毫米,这使得撞击时的应力可以集中于下颚,从而避免了撞击力转递到脑部造成脑损伤。啄鸟还有特殊的舌骨和颅骨的构造,也能有效减缓冲击力对脑部的伤害。

研究还发现,啄木鸟的蛛网膜下腔很窄小,脑脊液特别少,这样就减弱了震波的液体传动,从而缓解对脑部的冲击。而人类的大脑被脑脊液所环绕,虽然脑脊液有助于调节颅内压力,但当运动过载或者外力冲击过大时,也容易导致脑部损伤。

研究还发现啄木鸟的脑部对冲击的承受能力比人强很多。当脑发生的时候,啄木鸟受到的减速度约为人的十倍以上。也就是说,由于啄木鸟脑部又轻又小,它对极高减速度的承受能力比人强很多倍。而啄鸟脑损伤的临界值更是比人脑高出大约三百倍。这些发现都让我们对啄木鸟的抗冲击能力赞叹不已。

那么,研究啄木鸟的意义何在呢?其实,这些研究不仅让我们对生物力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防护设计提供了灵感。比如,根据啄木鸟的舌骨构造设计的汽车座椅,可以通过改变受力点来避免冲击力被传导到驾驶室;啄鸟颅骨特殊的密度结构也可以被应用于材料的设计制作上,使交通设施的材质更便于吸收冲击力。啄木鸟的研究还为微电子设备的保护提供了灵感,为微电子设备设计了类似啄木鸟头部结构的保护机制。

最近几年,王丽珍博士依旧在继续进行该领域的研究,她的目标是研究针对冲撞、高速运动的医学防护,为飞行员、航天员等提供更好的保护。她希望能够将研究成果形成具体的防护产品设计方案,比如头盔等防冲击装备的设计、防护材料研发等,并投入实际生产。她关于啄木鸟上下颌不等长的防震研究还可以被应用到鞋子的设计中去。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据此进行一些运动鞋的设计了。这样的研究不仅让我们对生命科学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带来了实际的应用价值。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继续探索和创新。


啄木鸟为什么吃小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