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们记不住小时候的事啊,简直太奇怪了!

为啥我们记不住小时候的事啊,简直太奇怪了!

《月入三万,却对九零年代的平淡日子满怀怀旧之心?为什么越富裕的人越怀念曾经的穷日子?》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小区里开着保时捷的大叔们,每每聚在一起时总会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想当年我们靠着馒头就咸菜,那时的胃可比现在舒坦多了!”而在公司里,那些拿着高薪的95后小张们,竟然也在辞职信中理直气壮地表达了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我要回去种地,至少那时的空气都带有甜蜜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如今生活富足的人们对过去的日子如此怀念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们的大脑似乎自带一种“回忆滤镜”。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总会想起那些美好的瞬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白米饭和炖肉,平时连鸡蛋都是留给客人的。然而如今,即便是在米其林餐厅吃遍美食,却总觉得记忆中的那碗肉汤胜过任何的山珍海味。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只会记住那些“峰值时刻”和“特殊事件”,而对那些平凡的日子则选择性地遗忘。比如,妈妈常说的“我们那时候一毛钱就能买根雪糕”,其实并不是因为那时候有钱,而是现在看到市场上价格高昂的雪糕时,让我们产生了感慨——原来一元钱曾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

现在的富裕生活似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即便住在100平米的大房子里,我们也总会羡慕那些温馨的老破小;坐高铁出差觉得累,反而怀念挤绿皮火车时欣赏风景的悠闲;就连吃预制菜都觉得没味道,非要找出妈妈腌的酸菜缸。这是因为现在的富裕生活似乎被标准化了,而过去的贫穷生活则显得尤为珍贵和限量版。我们会问:你有真正的朋友吗?还是只有微信里互道早安的“人脉”;你能静下心来读本书吗?还是被短视频切割成了碎片;你家楼下有可以聊天的邻居吗?还是对面住的是陌生人?这些问题似乎在提醒我们,现在的富裕生活缺少了一些真实和质朴。

贫穷的日子里隐藏着一些“隐形财富”。回想那些年,全家围坐看电视等待春晚的日子,停电了就摸黑打牌,夏天偷井水冰镇西瓜……虽然那时候没有钱,但“拥有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双新球鞋能带来半年的快乐,邻居送的一把野菜能炒出山珍海味的美味,偷偷用爷爷的收音机听周杰伦,那种兴奋程度比现在听演唱会还要强烈。网友神评论说:“现在月薪过万却天天焦虑,因为老板给的饼比当年村长画的还要诱人。”或许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贫穷本身,更是那种简单、真实、用力活着的感觉。


为啥我们记不住小时候的事啊,简直太奇怪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