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深沉,人们往往难以入眠。南唐诗人李煜曾感叹:“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失眠,这个困扰着现代人的问题,其实自古就存在。那么,人们为何会失眠?哪些人更容易受到失眠的困扰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睡眠专家潘集阳教授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问。
每个人失眠的原因都是独特的
失眠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的是内部的变化,外部因素则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紊乱,形成失眠障碍。
虽然人们对失眠原因的了解还在不断深入,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原因都是独特的。有些人可能因为疾病而失眠,有些人可能因为突发事件的影响而失眠,还有些人可能因为不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而导致失眠。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找到个体化的病因并进行干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疾病常伴随失眠表现
潘教授指出,在睡眠监测中,发现许多系统疾病患者都有失眠的病史。例如,脑梗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等。这些患者可能表现出打呼噜、腿动等症状。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也常常伴有失眠表现。
在,很多抑郁症患者由于病耻感而不愿公开自己的病情,可能对外声称自己患有失眠。对于这类患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情绪干扰导致的失眠并非都是一过性的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失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绪平复后失眠也会随之消失。潘教授表示,有些人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两个人同时遇到不良情绪,其中一个人没有遗传失眠易感性,那么他可能很快就会恢复;而另一个人如果有遗传失眠易感性,那么他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可能由偶尔的失眠逐渐演变为短期失眠甚至慢性失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于预防失眠也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