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的月经量偏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天的妇科门诊中,有三分之一的来访女性都是因月经量过少而困扰。这个问题跨越了年龄层,从十几岁到四十多岁的女性都有可能遇到,甚至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为何在精力旺盛的年纪,月经量却少得可怜呢?
1. 初潮时期,月经状况不一。许多女孩子在初次时,月经并不规律,可能是周期不准或是月经量时多时少。在一两年时间内逐渐规律是正常的,但如果经常月经量少,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2. 月经量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一些后天因素,如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会影响女子的月经。特别是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中的“冰与寒”。许多年轻女性误以为自己的血气旺盛,吃冷饮、喝冰镇饮料、吃冷藏食物都无所谓。再加上怕晒黑、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造成附件长期处于寒冷状态。宫寒会导致不畅,月经量减少。
3. 其他原因如节育环后、引产后、手术后以及早衰等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许多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女性在计划生育手术或出现问题后,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长期压力过大或消耗过多导致的早衰也是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治疗月经量少呢?主要抓住两大点:虚与淤、补与通。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肾精不足型的月经量少,可以采用滋肾益肾的方法,使用肾气丸加减等中;脾胃虚弱型则可用归脾丸加减;肝郁气滞型可选用逍遥丸或黑逍遥、柴胡疏肝散等。根据病情,还可能涉及其他中如木香、郁金、香附、延胡索等。
除了物治疗,日常生活中的调理也非常重要。女性要注重保暖,尤其是附件部位。可以采用艾灸、泡脚等方法进行调理。艾灸能够固护元气,促进体内自身抗病能力的提升;泡脚则可以刺激脚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调理内系统。
日常饮食也是关键。少吃或不吃冷藏、性质阴寒的食物,多吃温热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月经量少的状况。
女性在日常生活可以通过艾灸、泡脚、调整饮食等方法对自己的月经病进行调理。如有疑虑或持续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