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区辖地级市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风景游览胜地。这里独特的岩溶地貌,让桂林山水展现出别样的秀丽风光。这样的景色曾让无数历史长河中的迁客骚人为之心折,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它的出处曾让学术界困惑多年。直到一块石刻的发现,才揭开了这个谜团。
桂林市历史文化悠久,展现了“万年智慧之地”的魅力。从夏商周时期到近代,桂林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发展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桂林属于带季风气候,其特有的岩溶地貌塑造了千奇百怪的山峰奇景。漓江附近的岩溶地貌更是国际上享有盛誉,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桂林的山水让文人迁客魂牵梦萦,他们用诗篇赞美了这片土地的美景。如唐朝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及李商隐的“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都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美。
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的出处,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出自清代诗人吴迈的《桂林山水》,也有人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静江知府李曾伯的“桂林山川甲天下”。但最终,经过考古的发现,这块石刻上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被确认为这句名言的真正出处。
石刻的发现者是桂林石刻传拓技艺的第二、三代传承人杨寅生和胡湘武。他们在采拓独秀峰摩崖石刻时,清理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这块石刻。
石刻的主人王正功是书香世家出身,曾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司,主管桂林的刑法、、社会治安等。他为人正直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为桂林乡试高中的学子举办鹿鸣宴时,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名句。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后辈们的殷切期望,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的考古发现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让我们更加敬畏历史,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今天,当我们站在这些古人的肩膀上,与千年前的古人“交流”时,我们应该记住,正是有了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不断地补充历史,丰富自己的内涵。
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朝着文化自信的道路前进,不断探索历史的奥秘,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