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周旅行消费洞察:彩妆市场展露巨大潜力
绝大部分选择在黄金周出境旅游的消费者,都会热衷于购买各种化妆品,似乎更关注如何展现自己的“面子”。不同于出国购买大牌产品的潮流,电商平台的崛起为本土品牌提供了逆袭的机会。
百亿级市场的崛起
每天出门前的化妆步骤,或许将成为众多品牌关注的焦点。在市场,改变化妆步骤的过程,正孕育着一个百亿级市场的成长。据凯度消费者指数监测显示,彩妆市场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2%,整体销售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5。
调查进一步揭示,大约六成的彩妆使用者在上妆时仅使用一款产品。尽管与法国和韩国的购买率相比,的彩妆市场购买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说明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电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本土品牌已经成为彩妆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品牌为市场增长贡献了72%的力量。
这种增长得益于电商带来的机遇。星图数据显示,天猫上的国产彩妆品牌销量占比超过六成。分析发现,消费者对“打造完美肌肤”和“护肤”的需求,为品牌提供了增长的动力。例如,百雀羚利用其护肤诉求,彩妆销售额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三倍。而C这样的专业化妆师品牌,也从电商渠道走进了大众消费者的视野。
走向高端之路
尽管国产彩妆的销量已经呈现出逆袭的态势,但在成交单价方面,与外资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高端品牌的打造被认为是业内的一大挑战。对此,C总经理赵富成透露了品牌的长期规划,其中打造高端品牌是必经之路。
研究还指出了国产品牌逆袭的机会点,包括与消费者的互动以及抓住年轻消费者。凯度发现,90后女性对流行元素非常敏锐,并热衷于引领妆容潮流。品牌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如C除了拓展电商渠道外,还参与新丝路模特大赛等活动,旨在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品牌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新品牌的加入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70个新品牌到2014年的253个,可以看出彩妆市场的繁荣和活力。而在价格方面,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国产彩妆平均成交价为48元,合/外资彩妆则为115元,这也为本土品牌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