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大,焦虑症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焦虑症,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焦虑症的发生原因。
一、长期、深层次的原因
1. 遗传因素:焦虑症与家族病史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人患病,另一人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若父母其中一人患有焦虑症,子女的患病率也会相应增加。
2. 父母的态度与教育方式:父母过分关注孩子身边的潜在危险,过分谨慎的态度会让孩子将世界视为危险之地。
3. 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格或追求完美: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子女,为了赢得赞许会加倍努力,成年后容易缺乏安全感,时常约束自己的言行。
4. 长时间累积的压力:压力可能由持续多年的心理冲突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生活中某一时期的困难所导致。
二、短期的触发因素
除了长期的因素,还有一些短期的因素可能会引发惊恐发作。如重大的个人损失、生活变化,以及摄入刺激性、娱乐性的物等。
三、焦虑的持续原因
1. 回避恐惧情境:虽然回避可以减轻焦虑,但只要你不断回避,焦虑就会持续存在。
2. 焦虑的自我对话:你的许多焦虑是由自我叙述引起的。这些叙述往往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把事情预料的最糟糕。
3.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滥用物等,这些行为实际上可能引发焦虑症。
4. 压抑情感:否认自己的感受,如生气、失望、伤心等,会引发浮游性焦虑。
5. 不能坚持自我:焦虑倾向的人往往表现出顺从,缺乏主见。
6. 缺乏照顾自我的能力:成年后缺乏适当照顾自己的能力,会导致在面对责任时感到焦虑和不知所措。
7. 缺乏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可能会感到厌倦和束缚,成为焦虑的温床。
面对焦虑,我们要学会改变和调节。过多沉浸在焦虑中只会让自己不堪重负。如果焦虑已经到达无法自我调节的地步,建议及时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