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祖传泡菜坛子,甚至比家里的电视还要历史悠久。前些天,楼下的张大爷拿着两个萝卜站在门口问我:“丫头,听说你家的泡菜水养得比鱼缸里的鱼还要精神?”好吧,又要再次开启坛子分享我的泡菜了。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款泡菜,并不是韩国辣白菜那一类的,而是正宗的川渝人家窗台上摆放的跳水泡菜。它脆生生、水灵灵的,连泡椒凤爪都要甘拜下风。
你可别小看了这坛子里的营生。在我奶奶那一辈,讲究可多了。必须使用土陶坛子,有老树皮般的粗糙感。坛沿儿得能存水,作为天然的密封圈。去年我在景德镇淘换的细瓷坛子虽然漂亮,但泡出来的菜却像蔫黄瓜一样不精神,气得王婶直拍大腿批评我只会买不会养。
主料必须得是当季的脆货。比如春天泡嫩姜仔,夏天泡胭脂萝卜,秋天泡儿菜是最合适的。你需要挑选沉手的,表皮青白,掐一下能冒出水珠的。昨天在菜市场,有位大爷教我一招:把疙瘩放在水池里,漂起来的不要,沉底的才是实心的好货。你说这招灵不灵?我挑菜的时候连卖菜的大姐都忍不住乐:“姑娘你这是选美呢?”
现在就开始动手吧!我要提醒你,做泡菜就像养猫一样,得顺着它的性子来。先把儿菜疙瘩削皮,别用削皮刀,就用老式菜刀贴着皮旋。旋下来的皮子薄得透光,喂鸡都比饲料好——这话是我奶奶说的,不过城里养鸡可是犯法的哦,你可以留着煮汤。
重点来了:洗菜一定要用井水吗?别听他们瞎扯!自来水接出来晾半天去氯就可以了。我家住在十八楼,哪来的井水呢?上个月我试着用矿泉水,结果泡出来的菜带着股矿泉水瓶的塑料味,王叔尝了一口就开玩笑说是雪碧味儿的。
盐水比例可是关键。我家那破搪瓷缸子就是量具——装满水倒进坛子,抓三把粗盐。至于具体多少克,我告诉你个笨办法:盐撒到水面刚好能浮起个生鸡蛋就行了。记得要用那种大颗粒的泡菜盐,而不是碘盐哦。菜市场杂货铺五块钱一包能用半年。
码菜也有讲究呢!先垫底的是老姜片、红皮蒜头,它们是定海神针。接着码上儿菜疙瘩,不要塞太满,留出两指宽的空隙。还有一个重点中的重点:扔进去几截甘蔗!不是让你泡成甜口的,甘蔗能吸杂味,让泡菜水越泡越清亮。上个月我家断粮了,我偷偷掰了孩子半根糖扔进去,你猜怎么着?泡出来的萝卜竟然带着泡泡糖的薄荷味!
有三步你得记好了:刚开始做泡菜时,手得比手术大夫还干净。我第一次做泡菜时,手指头刚剥完橘子没洗净,三天后坛子里就飘起层白花,跟长毛豆腐似的。王婶过来一看,抄起半碗白酒就哗啦倒进去:“你这是养的不是泡菜是蘑菇!”
第二要紧的是看天吃饭。上礼拜气温忽高忽低,我家泡菜两天就泛酸了。后来我才明白,温度控制在大约25度最妥当。住在东北的要放在暖气片旁边;住在广州的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别笑!真的有人就这么干!只是每次取菜时都要跟冰淇淋抢地方存放而已啦。哈哈!最后就是“养水”。新起的泡菜水跟小奶猫似的娇气得很呐!头三天得天天开盖放气儿哦!看见水面起小泡可别慌那是乳酸菌在开哦!最绝的是邻居宝妈还尝试把宝宝的磨牙棒也扔进去泡说可以补钙真是大开眼界呀~我家的泡菜经过这些丰富的食材融入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别的食材公园想要留住这一份独特的人情味也许你能学会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入分享的元素形成一个属于邻里间相互分享的亲密关系“其实不仅仅是一道美食的传承更是一种邻里之间情感的传递呀!”我的祖传泡菜坛子已经成了我们楼里的公共财产大家相互分享各自的心得秘诀甚至交换祖传秘方大家都乐在其中享受着这份独特的邻里情谊!最后啰嗦一句要是头一回开坛发现菜发软别急着倒掉切点新鲜红辣椒扔进去再淋勺高度白酒也许就能拯救这坛美味的宝藏就像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加点儿热情和创意也许就能焕发新生让这祖传的美食文化传承下去增添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使生活更加多彩有趣和充满活力啊这就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真谛啊!(末句可删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