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boost和boost的区别,轻松提升编程效率!

搞懂boost和boost的区别,轻松提升编程效率!

正如MX150和MX250独显存在满血和残血版本之分一样,全新的MX350独显也不例外。随着轻薄型笔记本逐渐采用升级的MX350独显,许多用户也开始关注如何区分其满血版和残血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如何辨别不同版本的MX350独显。

如何判断是否为满血版或非满血版MX350呢?我们可以通过设备的版本号来进行初步区分。类似于MX250的版本号区分方式,对于MX350独显,1C96代表的是非满血版,而1C94则是满血版。还可以通过查看其时钟频率和Boost频率来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

对于满血版的MX350独显,其时钟频率达到1354MHz,而Boost频率则为1468MHz;

而对于非满血版的MX350独显,其时钟频率为747MHz,Boost频率为937MHz。

除了通过频率和版本号进行区分外,满血和非满血版的MX350在基本规格上并无太大差异。它们都拥有640个流处理器、2GB GDDR5显存以及64bit显存位宽。与MX250独显相比,MX350的主要优势在于流处理器数量的翻倍以及频率的提升。尽管MX250的频率较高,但由于流处理器数量较少,其性能仍不及MX350。

那么,满血和非满血版的MX350性能差异有多大呢?我们通过3DMark测试成绩来进行对比:

在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满血版显卡图形分数为2043,而非满血版为1740。在Fire Strike测试中,满血版图形分数为4461,非满血版为3900。从这两项测试的图形分数来看,满血版MX350与非满血版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满血版性能更优。

与满血版MX250相比,满血版MX350在FSE模式性能提升约22.3%,FS模式性能提升约为21.6%。这足以证明流处理器的翻倍使得MX350的性能显著提升。

至于实际游戏表现如何呢?以《CS:GO》最高画质为例,在相同参数设置下,满血版MX350的游戏帧数上限与非满血版相差不大。但由于满血版MX350的频率更高,其帧数波动会更小,也就是说帧数下限更高,这使得游戏画面帧数更加稳定流畅。

无论是从版本号、时钟频率、Boost频率还是实际性能测试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满血版和非满血版MX350独显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用户在选择搭载MX350独显的轻薄型笔记本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对游戏性能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版本。


搞懂boost和boost的区别,轻松提升编程效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