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回顾:三言联铸书法教育辉煌六十年(隶书) 陆维钊先生纪念展
自1963年起,浙江美术学院(现美术学院)开创了书法教学的先河,成为历史上首个设立书法篆刻专业的学府。至今,这一传统已延续六十载。六十年来,高等书法教育之火焰在历代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播撒至全国各大高校,蓬展。近日,“书学之路——高等书法教育六十年成果展”在北京美术馆盛大开幕,集结了百余所高校书法专业,共展数位先师及当代名家校友的360余件作品,全面展现了书法教育的艺术脉络与艰辛历程。
辉煌历程,成果汇聚
步入展览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位书法巨匠的重要思想展示牌,其中包括潘天寿、陆维钊等先生。这八位先生不仅承载着艺术的使命责任,更孕育了做人及艺术的理论观点。他们如同八面旗帜,引领整个书法教育走过漫长的六十年。序厅两侧的弧形展墙,展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书法家的风采。特别是圆廊展区,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一侧展示了新高等书法建设的年表,另一侧则呈现了珍贵的书法教育影像资料。这些真实的场景让人深感书法教育的辉煌历程。走廊中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着筹备高等书法教育的重要文件和批复,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书法教育著作。这些书籍对一代代学者都具有启发性意义。
高校同心,放眼当下
随着文化的伟大复兴,新世纪的书法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书法专业向着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本次展览邀请了近80所高校共同展示书法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当代成果。各校依据时间跨度展示了其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招生情况和师资概况,并选出最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艺术家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展望未来,活化创新
此次展览不仅回顾了历史,更是面向未来。策展人、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表示,“同心干放眼量”正是体现了80所高校共同配合、协力做展的合作精神。他还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法教育不仅要培养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更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了解古代的书法传播历史,更要利用新的载体和话语体系来活化传统艺术,使其更好地传播出去。对于未来的期望,沈浩表示:“我们梳理得越清晰,未来的目标也就越明确。”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也强调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将其建设为一种通人之学、本源之学、生命之学。
(作者:许馨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