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伏天大致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具体到今年,初伏时间为7月11日至7月20日,中伏时间为7月21日至8月9日,末伏时间为8月10日至8月19日。三伏天的“伏”字代表着“伏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暑邪”。“伏”也象征着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地下。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天气炎热至极。人们为了避暑,常有各种举措。有一种说法称伏日作为节日起源很早,曾被称为“伏腊节”,是一种庆祝夏粮丰收的活动。北方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无论是饺子、面条、烙饼还是摊鸡蛋,都是人们喜爱的美食。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用新收获的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营养丰富,发汗也有助于祛除身体里的“毒火”。
夏天容易出汗,但切勿在大汗淋漓时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锻炼应当适度,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居家时应经常开窗通风。夏季昼长夜短,适宜“晚睡早起”,但并非熬夜,而是要顺应季节昼夜变化的特点,适当调整作息时间。
在避暑降人们也在寻找生活中的韵味。这一内容来源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