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到底是什么?中文翻译超简单!

木星的新发现:朱诺号探测器的探索之旅

自朱诺号探测器于2016年成功进入木星轨道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发现。一年半后,朱诺号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探测任务,开始进入拓展任务阶段。在这一期间,朱诺号向我们揭示了木星的许多神秘面纱。

一、《自然》杂志的四篇论文揭示木星奥秘

2018年3月8日,《自然》杂志一次性发表了四篇关于朱诺号探测成果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详细介绍了朱诺号前六个周期的探测成果,为我们揭开了木星的许多谜团。

二、木星南北极的气旋探索

朱诺号选择了沿着木星南北向的轨道飞行,以便近距离观测木星的南北极并避开高辐射带。这种“极到极轨道”让朱诺号能够正面拍摄木星的南北极。尽管每次拍摄只能拍到半个极区,但朱诺号的探测器已经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现象。

朱诺号的JunoCam相机在探测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看似凌乱的小型气旋。通过近成像光谱仪JIRAM获取的影像,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气旋实际上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分布,特别是在北极和南极区域。这种壮观的八角星和五角星气旋分布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三、重力场的揭示:南北不对称体现大气动态变化

除了观测气旋,朱诺号还通过测量飞越木星过程中无线电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来探测重力场。通过分析这种差异,可以更精确地了解木星的内部结构。最新的重力场数据显示出明显的南北差异,表明木星的内部结构和大气流动存在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可能与木星中低纬度的条带和急流运动有关。

四、中低纬度条带的深度探索

朱诺号的重力场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木星中低纬度条带的深度。这些深浅交替的条带是木星表面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对重力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条带的边缘急流深达云层以下近3000公里。这一发现揭示了木星大气层与内部结构的紧密联系。

五、木星的内部结构:内核与流动外层的探讨

朱诺号的重力场数据还对木星的内部结构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通过分析低阶偶数项数据,科学家们推测木星可能有一个较大的外核,而不是过去认为的致密内核或无内核。木星的内部自转速度比外层大气慢得多,至少低了一个量级。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木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六、结语与展望

尽管朱诺号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发现,但它仍然继续为我们揭示木星的奥秘。通过扩展任务,朱诺号将继续传回更多的科学数据,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颗遥远而神秘的气态巨行星。未来的探索之路仍然充满未知和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期待木星探索的新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