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龙湖与云龙山的一年未见
昔日暴雨倾泻于云龙湖畔,我因玩乐而驻足。那是初识云龙湖的日子,它安详地卧于徐州的心间,不理外界的喧嚣,只垂钓雨水、莲花与风。那时的湖面小舟如诗如画,仿佛击水中流,浪遏飞舟。我躲在伞下,听雨滴敲窗,眼镜起雾,视线模糊。如今再临,我定会收起雨伞,直面风雨。
时光流转,今日天气炎热,湖畔炙烤,唯孩童耐得住这火焰。回到徐州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漫步至云龙湖的沉水廊道。廊道宛如水中之路,金鱼跃动构成一条华丽的绸带,指引前行。水湾处莲花盛开,柳树倒映在浅水中,美景如画。
云龙湖之声回响耳畔,漫步蜿蜒小路,树林在阳光中留下回声。我越发沉浸其中,与云龙湖融为一体。光线跃过金鱼,穿过柳枝,化为柔和温暖。这温暖中,有我童年的记忆。亭子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翘起的亭檐与天空的交融,仿佛云层中的声韵落下,祈求天空的恩赐。远望众亭,仿佛湖水托住了它们,一切都被湖水紧住。我湖水,脚踏草丛,虫鸣四起,界限模糊。这是云龙湖给我的离别赠言——水岸,何处是家。
徐州与云龙湖紧密相连,徐州人更是离不开这片美景。苏轼未曾泛舟云龙湖是一大遗憾,他调任湖州时感慨万分,写下诗句表达对云龙湖的向往。如今我也将离去,心中充满感慨与感激。云龙湖的水激起我心中无数浪花,提醒我无论身在何处,云龙湖的回音永存。
云龙山的静默之美令人陶醉。进山而忘却时间流逝,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温暖与神秘的陌生之地。山石自信而优雅,每一步都有风的生命,每一停都有山的回声。鸟鸣啁啾,花朵绽放香气。漫步在云龙山之间,无需担心陷入时空的纠结。千年岩石、古树与土壤都在诉说着云龙山的故事。
云龙山谦逊而宁静,打理着自己的历史与来访者的足迹。我在此留下了自己的故事。放鹤亭安详,张天骥居士的隐居生活令人向往。从放鹤亭旁眺望,徐州的美景尽收眼底。电视塔高耸入云,楼房如绝世美雕。云龙湖中波光粼粼,与云龙山相映成趣。
兴化禅寺闪烁着神圣的光芒,古槐枝叶繁茂,挂满了祈福牌。历史久远的大佛像庙堂见证了云龙山的辉煌历程。前方的观景台近处的龙形岩石凝聚了云龙山所有的属性——生机、秀美、活泼、坚韧……我虽要离开云龙山,但我会践行其品格,回到这片大地,回到云龙山的怀抱。风起时,这里的香气四溢。
